第11版:风筝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丝绸之路”主题从未离开创作生命
2018年04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丝绸之路”主题从未离开创作生命
——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
  ▲《丝绸之路》局部 
  ▲《丝绸之路》局部 
  ▲《黄河的歌》局部 
  ▲《黄河的歌》局部 
  ▲《社火》 



  □本报记者 薛静
  “丝绸之路”是2000多年以来贯穿中西方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交往的“神秘之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5年,只有27岁的杨晓阳从西安出发,来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沿丝路古道一路骑行到新疆,历时4个多月。沿途中,他做了大量的考察、写生和记录工作,亲身感受到了丝路沿线城市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历史风俗和民族风情。彼时的身心震撼使他从此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之后30年间,他陆陆续续地对境内外许多丝路沿线的城市都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和体验,又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也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从对中国传统的继承,到中西结合的创新,最终完成了从写实到写意的升华。
  第八届中国画节期间,《从写实到写意·丝绸之路杨晓阳美术创作文献展》将在鲁台会展中心展出。此次展览收录了杨晓阳以“丝绸之路”为题材创作的近235幅精品,分为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水墨精神四大部分,展现了他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力,以及写意水墨的突破与创新。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一带一路”,这个展览表现出的前瞻性将给我们以启示。为此,我们与杨晓阳进行了一场关于他艺术探索的对话。
说走就走的青春
成为创作永恒的主题

  2016年10月27日,杨晓阳首次举办大型个展,这场名为“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展”的展览,全面展示了他从写实到写意的大跨越。其中,绝大部分作品为首次展出,而无处不在的“丝绸之路”元素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那次展览之前,中国国家画院启动了‘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工程,我想把我30多年来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作品整理出来,作为资料参考,最后发现之前积累的作品数量非常大,写生的部分就达到6000多幅。我很惊讶地发现,丝绸之路这个主题从未离开我的创作生命,在我的作品中超过了六成。”杨晓阳说。
  “丝绸之路”对于某些人或许只是一段经历,但对杨晓阳而言,则是全部。“我出生在丝路的起点——西安,它就流淌在我们西安人的血液里。”杨晓阳说,他明确以丝绸之路为创作主题是在1985年。那年7月,杨晓阳与画友六人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前往新疆。一路上,陆续有同伴受不了退出,但他坚持到了最后。后因新疆突降大雪,“我卖掉自行车,买了御寒的衣服,从新疆返回。”前后长达4个月时间。“在河西走廊那一段,就只剩下俩人了。那时真是年轻气盛,根本不在乎。其中的艰难险阻,现在想想都后怕。”因为白天大太阳,气温极高、湿度极低,只能晚上骑行,“经常骑着骑着发现天色慢慢变亮了。”杨晓阳笑言:“如果提笔写回忆录,当年途中遇到的很多细节,吓唬人是随便的。”
  此后的30年间,杨晓阳几乎走遍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最远到达希腊、罗马。有时候翻阅以前的照片,他甚至记不清具体是在哪个城市拍的了,因为走过的地方太多了。尽管平时工作缠身,但他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画画,目前仅丝绸之路的相关速写就多达上万张。“丝绸之路并不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或历史事件,它是文化的产物,更是艺术的表现。丝绸之路本身就蕴藏着艺术取之不尽的宝库,包括舞蹈和画作。尽管历史上丝绸之路上既有经济贸易,也发生过多次战争,但最终留下的是文化遗产。我不会离开丝绸之路,我会一直坚持这个主题创作。”杨晓阳说,“这么多年来,我的艺术实践从不回避宏大叙事,从不沉湎于无病呻吟的小我。伟大的民族需要伟大的文化,艺术需要重头戏。”
展出作品均为精选
见证从写实到写意的跨越

  身为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著名艺术家的杨晓阳,举办个展次数并不多。此次来潍展出,是他继2016年首次个展之后的为数不多的重头展览。“我认为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与探索,拿出来的作品肯定是一个初步成果。两年前办个展的时候,我曾经反复犹豫过,办还是不办,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办。”杨晓阳说,他将此次展览视为自己这么多年对丝绸之路研究的梳理和归纳,希望借展览促进交流,激励自己不断提升。
  据了解,此次杨晓阳专题展展览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展出作品235件,分为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水墨精神四大部分,均为杨晓阳30年来关于丝绸之路题材精选之作。而这些作品,也反映了杨晓阳从事创作的四个阶段,尤其是从写实到写意的巨大跨越。
  对此,杨晓阳表示,“我们进入美术学院学习的初期,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当时倡导的一句话,以至于到现在全国美展依旧是这样一个思路。但随着经历的丰富,本科毕业时,我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在研究生学习后,我更加明确了自己艺术的方向。”即在丝绸之路上深耕,自觉从传统中汲取艺术营养。“这四个阶段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中国美院教育本来就是从写生入手。然而,不离开学校,艺术创作就无法大踏步往前走。我的水墨写意作品,大部分都是近年来的新作,能反映出我进入中国国家画院之后的转变。”杨晓阳说。
  在持续对丝绸之路题材探索的过程中,他的绘画技法也从对中国传统的继承转为中西结合,从写实转向了写意。“2000年左右,我开始着重于写意水墨画研究。在我看来,写意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概念,最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唐代以后绘画领域逐渐借鉴了这一概念,强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写意画遂成为国画家族中一个重要成员。进入元明清三代,写意画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杨晓阳认为,国画“写意”理论既早熟又高超。与西方艺术不同,中国艺术从来都是写意论,强调意在笔先、重道轻器。通过近十多年从事水墨的经验,他发现水墨本身是无法写实的,而这本来就是水墨的优点。
  杨晓阳对于艺术的探索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肯定。著名理论家邵大箴直言,他欣赏杨晓阳的写生人物肖像,“以笔线为主的生动造型反映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寄寓着他强烈的写意追求,透露出他面对表现对象时内心的激情;我也欣赏他的一些大幅创作,主题性的、装饰性的,表现出他在深入收集素材和体验生活基础上丰富的想象力和自由创造的精神。”
巨幅长卷现身潍坊
描绘古老民间艺术形式

  本次展览中,有一些作品备受关注。《黄河的歌》是杨晓阳的本科毕业创作,也是青年杨晓阳的代表作。画面描绘的是入夜时分,艄公们舟中晚餐,一曲唢呐似伴随水波流向远古。此画造型之严谨,整体气氛渲染堪称上乘,美术史论家刘曦琳表示,“观其画,如闻其声也。”提及这幅画,杨晓阳说,“很多人认为,我那个时候的画比现在好,但我心里很清楚,那幅画用的是当时流行的中西结合的方法,只是为后来艺术道路做基础性铺垫。”
  另一幅长31米、高3.3米的水墨长卷《社火》,以写意水墨的形式表现了甘肃的传统社火这样一个民俗情境,这件大尺幅作品人物众多、场面宏大,整幅画不施彩,全以墨色表现,既有叙事性又有表现性,仅构思勾勒的黑白稿、草图、线描稿就有尺幅不小的11稿,部分手稿此次一并展出。“社火”亦称“射虎”,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包括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民俗活动,画作中生活信息含量、艺术技法表达都十分丰富,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了杨晓阳的艺术功底。
  杨晓阳告诉记者,该作画了一年半时间,“围绕这件作品的黑白稿、草图、线稿等一共11稿,且每一稿都比较完整。在创作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只是由于行政工作比较多,没有那么多时间让自己一气呵成,只能晚上画、双休日画、假期画,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几个月时间画完。”杨晓阳用或粗浑或严整的笔法统一了全画,又辅以淡墨背景渲染,在线描的统一性与块面的穿插中找到了一种新节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