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风筝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坊城街道奋力推动“四个城市”建设实现新发展
加快建设富美和谐的工业发展区
2018年04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突出重点 担当作为
坊城街道奋力推动“四个城市”建设实现新发展



  坊城街道位于坊子区西南部,面积65.67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社区),20702户,总人口7.5万。2017年,全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9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1.04亿元、利税3.5亿元,分别增长7.9%和12.9 %;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3.9亿元,增长9.1%。
  今年以来,坊城街道紧紧围绕潍坊市委、市政府和坊子区委、区政府关于建设“四个城市”、打造“四城四区”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四园区、三工程、三活力、四提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四城四区”建设新发展、新突破。
  一、围绕打造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四个园区,实现产业强市建设新发展
  一是建设机械装备制造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抓好总投资12.75亿元、占地451.1亩的新联恒食品科技、立嘉薄膜、凯丽包装、雷泰机械、凯华碳化硅、荣信通电子、健乐宝医疗科技、万达汽车工具、国际动力港项、鼎逸辰充电桩、颈鹿农业机械、粉末涂料等12个重点项目建设,拉长产业链条、膨胀产业规模;加大招商力度,积极盘活远东传动轴、博远物流园闲置的厂房,实现腾笼换鸟和新旧动能转换。
  二是建设军民融合产业园,促进“民参军”和“军转民”。抽调街村干部靠上攻坚,发扬吃苦奉献、连续作战的精神,完成项目区内18家小企业、79户农户、32户养殖业户的拆迁清障,不断拓展产业园发展空间。实施精准服务,加快投资5亿元的纳米自修复防腐新材料项目、投资3亿元的激光快反镜项目、投资5亿元的新型低能耗环保新材料项目、投资1亿元的山东省数字化绿色铸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4个军民融合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领先的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区、示范区,推动军地之间技术、资金、信息、人才和标准等多方面融合,培育新动能、衍生新技术、孵化新产业、激发新活力。
  三是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推动多元化发展。利用耐火材料厂片区棚改腾空土地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总投资50亿元、总占地2000亩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园区,通过3-5年的发展,建成年产50万辆整车、100万套新能源动力部件的智能化大型新能源汽车基地,并带动当地装备制造、智能设备、3D增材制造、新能源动力、汽车电子、现代金融等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年内完成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形成20万台低速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
  四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抓好白浪河农业产业带、虞河上游农业产业带两条产业带的打造,加快中唐科技、水墨庄园、桃花源生态农场、瑞泉科技等15个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农业“新六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围绕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区,实施三项工程,实现文化名市建设新发展
  一是实施1898坊茨小镇开发工程。总投资55亿元,搞好166处德日式建筑保护性开发,规划建设4680亩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和影视制作等业态,建设原汁原味的德国风情小镇,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旅游品牌。在2016年完成坊茨小镇片区2060套房屋征收的基础上,做好棚改扫尾和工商业户拆迁,为建设历史文化街区创造条件。坚持“改造一个村庄、盘活一片土地、打造一个发展单元”,紧扣特色小镇开发,实施东王、西岭等7个村(居)棚改,统筹融入到1898坊茨小镇建设开发中,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业。
  二是实施炭矿遗址文化园建设工程。依托坊子煤矿百年矿井和德国厂房,投资10.8亿元,建设占地611亩,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集文化创意、科普、观光、休闲、旅游、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园区,传承煤炭工业文化和历史文明,打造煤炭文化和工业旅游名片。
  三是实施群众性文明创建工程。完成剩余6个村的综合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全覆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千名坊城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弘扬社会正气;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和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提高乡村文明水平。
  三、围绕打造优质高效服务区,激发三大活力,实现活力城市建设新发展
  一是激发创新活力。重点推进精诺机械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建设的“潍坊精诺智能制造研究院”、奥腾冷弯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建设的“潍坊冷弯技术研究院”、山东鉴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快反镜联合实验室”、山东格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合作建设的“自修复材料联合实验室”、山东渲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合作建设的“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等2个研究院、3个联合实验室建设,大力推广世界首创的“型砂调制工艺”等科学技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
  二是激发创业活力。重点抓好列入国家发改委《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占地34.6亩、投资1.2亿元的谷合传动二期项目建设,新建1.9万平方米生产车间,购置立式、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加工设备67台套,新上装配线2条,形成年产6万台大马力拖拉机电液提升器的生产能力。
  三是激发社会活力。深化平安建设,实施天网工程,加快视频监控安装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和环保队伍建设,对辖区内819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详细排查登记,与区公安局、环保局、市场监管局、安监局、供电公司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拒不整改、环境污染严重、无营业执照的22家散乱污企业进行关停取缔,加快推进辖区内61家“四上”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四、围绕打造美丽和谐宜居区,抓好四个提升,实现品质城市建设新发展
  一是加大棚改力度,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发扬“敢于担当、敢打必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坊子棚改精神,实行两条线作战、两个村同步推进,组织街道科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亲历亲为,做榜样、树标杆;机关一般干部自觉把棚改现场作为锤炼作风的练兵场、展示担当精神的竞技场、比拼能力水平的比赛场,全身心扎根棚改一线,坚持“精准严实”的标准,担当负责、合力攻坚;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发扬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坚守拆迁现场,冲在房屋拆除的最前沿,相互比着干、赛着干,顺利完成徐家大路、东王等8个村的棚改任务。坚持“改造一个村庄、盘活一片土地、打造一个发展单元”,在棚改中将居民点和养殖区、小企业一并拆除,有效盘活整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同时,坚持拆迁、安置、开发三位一体,拿出“给爹娘盖房子”的劲头,加快高家、西王、夹河套等村安置区建设,让棚改村民早日住上满意的楼房。
  二是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水平。不讲条件、不打折扣,按要求完成拆迁清障,积极推进总投资2.932亿元的潍县南路绿化、潍日高速连接道路、潍坊南外环改建、凤翔河综合整治、北海路挖补罩面、白浪河环库路和绿化林带建设等5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老城区基础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城市功能水平。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扎实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完善城管中队管理体制,提高装备水平和城管执法能力。依托社区,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提升城市品位档次。
  四是加快鲁能足球小镇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特色。利用徐家大路村棚改腾出的空间,规划建设总投资30亿元、占地8379亩的鲁能足校小镇,以足球为主题,做大做强体育运动产业链条,培育“足球+产业”品牌,积极与中关村领创空间、北京体育大学等单位对接合作,确定投资运营主体和实施规划,多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和技术,建设多种业态并存的特色小镇。
  五、强化基层党建,为“四城四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展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推进路径,确保目标更聚焦、措施更精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持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决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要求,完成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做好结合文章,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载体,驰而不息强化作风建设,大力弘扬“担当进取、勇创一流的精神,改革创新、勇于争先的精神,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精神,崇尚法治、规范理性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标准导向、纪律导向、发展导向、基层和群众导向、落实导向”,营造“团结、务实、担当、争先”的发展氛围。积极实施寻标对标提标,按照产业发展相近、工作开展相近的原则,确定比学赶超标杆单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实行集中学访与分散学访相结合,组织好外出对标访学,增强党员干部队伍赶超一流的意识,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三是扎实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聚焦学习内容。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学习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精神、有关文件和市委相关部署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找准贯彻落实的工作着力点。深入调研排查。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贯彻新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大调研大排查大梳理,找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搞好整改奠定基础。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梳理制约瓶颈,完善思路举措,明确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深度改进提升。对梳理出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抓好整改提升;持续推进省委确定的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力、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不作为不担当不负责等7个方面的专项治理,围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四个城市”等重点任务,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落实责任,破解发展瓶颈,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落地。
  四是加强村(居)两委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采取轮训、集中培训、专题辅导等形式,抓好新任“两委”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觉悟,强化纪律规矩意识,提升驾驭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利用棚户区改造、拆迁清障等练兵强兵,锤炼不怕苦累、连续作战、担当进取、争创一流的优良作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落实6名正科级干部包片,6名副科级干部任片总支第一书记,组织51名机关包村(居)党建指导员全程参与村级各项活动,强化制度刚性执行,确保“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到位。围绕“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农村“三资”管理、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制度,进一步细化优化制度流程,完善过程监督和结果控制,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行。修订完善村级工作实绩考评办法,严格兑现奖惩,充分调动村级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不进则退的危机感、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使命感,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全面加快工作节奏,心无旁骛抓好落实,同心同德,砥砺进取,奋力推动“四城四区”建设新发展、新突破。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