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中村”棚改清零 |
91个“村改居”社区33382户全部实现棚改拆迁清零 |
|
本报讯 (记者马林峰 通讯员沈振江)近年来,高新区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部署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高新区要率先消灭城中村”的要求,坚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作用,引导群众自主改造、自愿搬迁、自我增值,打出了一套依法办事、阳光操作、居民自治的“组合拳”,取得了良好成效。在4月30日举行的高新区棚改清零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全区91个“村改居”社区,33382户房子、40300个坟头,已全部实现棚改拆迁清零,圆满完成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五一”前全部消灭“城中村”、实现棚改拆迁清零的任务目标。 完善推进机制,全力加快进度。高新区把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拿出给自己爹娘盖房子的劲头,给老百姓盖最好的房子,确保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对全区的棚改项目,由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工包靠,并作为党政联席会议“1号议题”,主要领导每周听取汇报,调度推进。按照市委、市政府3年完成棚改任务的要求,研究制定并全面实施了《高新区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确保3年全面完成棚改任务。将棚改工作纳入全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对各街道、社区棚改拆迁、开工、回迁情况一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 苦干实干,不断创新突破。创新运用“自改委”模式。顺利完成河北张庄、南潘、孙家庄子、向阳、北冯等32个社区的整村拆迁。推广实施棚改“十三步”工作法,让社区居民对棚改流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每个环节都公平、公正、公开,真正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支持。实现整村拆迁的社区,无一例信访案件,真正实现了阳光征迁、和谐征迁。先难后易、突破攻坚。从最难啃的“硬骨头”下手,全力攻坚、集中突破。出台了《建立容错免责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履职担当的实施办法》和《重点项目推进落实问责办法》。运用“转化支部”和“熬靠磨压”四字诀,加速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经验做法荣膺第二届山东乡村治理论坛十佳案例。 组建国有公司,解决融资难题。紧紧抓住拆迁成本低、投资成本低、融资成本低的机遇,千方百计包装棚改项目,争取资金,撬动更多资源参与棚改。国资运营公司、城市发展公司、金融投资公司,与高创集团一起,形成了分工明确、业务互补的四大国有公司,有力保障了棚改工作顺利实施。 庄严践行承诺,提高居住品质。高新区向全区群众作出并全面践行了五项庄严承诺:一是拿出给自己爹娘盖房子的劲头,给老百姓盖最好的房子,全面提升规划设计、建设、景观、配套、物业5个方面水平;二是全面提升供暖水平,冬季不让一户老百姓挨冻。坚持非供暖季抓供暖,彻底消灭57个非直供换热站,实行提前带热试运行,延迟停暖时间;三是投入30亿元新建扩建了15所学校、3所幼儿园,实现了外籍教师全覆盖;四是政府出资高标准建设常令公山公墓,目前公墓一期已投入使用;五是在棚改社区配套建设乡贤馆、村史馆、文化中心。通过棚改拆迁清零,加快了聚福四坊等集中安置区的建设,保障了居民回迁安置;打通了永春路等18条“断头路”,建设宝通街等6条道路及玉清东街片区的排水防涝工程;为歌尔智慧城、盛瑞8AT配套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腾出了土地,有力支持了潍柴、歌尔、盛瑞、特钢等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了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