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强化“五个导向” |
——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系列评论之三 |
|
本报评论员
导向决定方向。全市“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着力强化“五个导向”,有力引领了广大党员干部锤炼过硬作风、提升工作成效。在新起点上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必须着眼新形势新使命持续强化“五个导向”,以工作导向的再强化,推动作风建设的新发展,引领各项工作的新突破。 持续强化标准导向,进一步提升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标准体现作风,追求体现境界。新时代,我们正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为更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都必须与时俱进有新的提高。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压力感,把“走在前列”作为各项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深化对标达标,更加务实地寻标对标,学理念、学创新、学好的机制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勇创一流。今年全市各级又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承诺了“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承诺就要践诺,要坚决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确保取信于民。 持续强化发展导向,进一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发展上,抓作风建设,关键是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要结合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着力转变发展理念,坚决摒弃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的粗放发展模式,加速形成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生态、开放合作、共创共享的发展新模式。要着力破除瓶颈,以改革的思路、法治的方式,创造性地破解发展难题。要着力加快项目建设,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认真实施好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部署要求,打造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强化基层和群众导向,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基层是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去年,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基层、打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今年要继续强化大抓基层和执政为民导向,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大力实施基层组织力提升工程,培养优秀的农村带头人、打造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扫出一片清明世界、朗朗乾坤。继续深化“万人下基层”化解信访积案及突出矛盾纠纷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持续强化落实导向,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体现责任、体现担当。要把抓落实作为今年深化“作风建设年”的重中之重,形成大抓落实、抓好落实的良性机制和浓厚氛围。突出重点抓落实,全力抓好“四个城市”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三大攻坚战”等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头任务。强化责任抓落实,严防工作“悬空”、落实“落空”。优化机制抓落实,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机制。领导带头抓落实,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担当作为、带头创新思路、带头深入一线,努力形成“头雁效应”。 (下转2版) 持续强化纪律导向,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纪律规矩是作风的基础。要坚定不移挺纪在前,使铁的纪律成为各级的行动自觉。严格政治纪律,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落实中央指示、省委决策和市委部署。严格组织纪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严格廉洁纪律,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健全监督检查机制,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责任在肩,使命在前,全市上下要结合各自实际,持续强化“五个导向”,努力把作风建设再提上一个新水平,把工作成效再提上一个新台阶,扎实推动“作风建设年”活动向纵深发展,为加速建设现代化强市提供有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