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习近平向第十三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最高法院院长会议致贺信
我国将建设约10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我市制定出台蓝天保卫战2018年作战计划
“创大讲堂下基层”活动正式启动
潍坊市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成立
我市老年人优待政策进一步落实
市政府安委会环委会约谈安全生产和生态环保工作不力的有关街道和单位
滨海区守护蓝色“粮仓”
昌邑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诸城“农文旅”结合推进乡村振兴
2018年05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滨海区守护蓝色“粮仓”



  本报讯 (通讯员袁彦奎 赵健雄)“我们出海时,经常看到乌贼、小章鱼,这些自然繁殖的鱼类和海洋生物现在越来越多。”潍坊蓝色畅想休闲渔业有限公司养殖户李国训说。一直以来,滨海区充分认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坚持生态用海,严格落实海洋环境论证审批和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创新海洋综合管控手段,有效提升海洋环境保护水平,大力推进了辖区海域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集中集约利用,通过保护海洋环境、增殖放流、创新渔业生产模式等,保护了莱州湾渔业资源,为海洋生物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
  滨海区有510平方公里的海域,盛产鱼类、虾类、蟹类、贝类等500多种海产品,渤海梭子蟹、大虾、海肠、牡蛎、蛤类等闻名遐迩。为给海洋生物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滨海区建设了多处人工渔礁。莱州湾单环刺螠近江牡蛎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成为国家级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为栖息在这里的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保障。目前,滨海区已有老河口白蛤蜊、老河口牡蛎、莱州湾沙蚕、大家洼盐田卤虫、大家洼鳎米鱼等5种海产品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现在滨海海域的水质非常好。以前只有在烟台、青岛海域才出现的一些海洋生物,滨海这里也有了,渔民在出海捕鱼时,多次在清澈的海面上看到跃出水面的海豚,同时也发现我区防潮坝、观光大堤的石缝里生长着牡蛎、海螺等贝类。”滨海区广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董事长魏克宝说。
  为促进近海渔业资源修复,滨海区年年向近海海域投放鱼虾蟹贝等经济类鱼苗,累计放流梭子蟹苗9600多万只、中国对虾3.5亿尾、贝类苗4.5亿粒等。去年7月,滨海区开展了公益放流项目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分别投资269万元、479万元,在莱州湾近海放流海蜇、稚蟹、中国对虾、牙鲆、半滑舌鳎等鱼类。除建设人工渔礁、开展增殖放流以外,滨海区严格按照科学整治、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大力开展海洋、河流等岸线综合整治,建成潍坊渔港防浪坝等重点工程,全部完成岸线综合整治工程,满足了广大群众近海、亲海的诉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