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致富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
——记市文广新局驻安丘蒯沟村第一书记李晓祥 |
|
□本报记者 潘来奎 安丘市石埠子镇蒯沟村地处安丘西南,人多地少、种植单一、无特色产业项目,是典型的贫困村。“做好扶贫工作首先要弄清楚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及脱贫需求,这样才能扶贫扶到根子上。”市文广新局驻安丘市石埠子镇蒯沟村第一书记李晓祥说,“打蛇要打七寸,帮扶工作也是这样。在具体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要以群众增收为核心,必须把产业发展起来,推进精准扶贫。” 摘穷帽、拔穷根,选符合村情的骨干产业是关键。安丘市石埠子镇素有“全国草莓之乡”美誉,草莓已成为地理性标志产品。去年,蒯沟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借助这一特色优势,种植了6亩大棚草莓,用心打造“安莓儿”专属品牌,很快以过硬的质量和周到的服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大棚选址在渠河边上,水质纯净,土壤肥沃,无污染。在草莓销售环节上,采取网上直销的方式,现摘现送,点对点送货上门。在售后服务中,认真对待客户反馈的各种意见建议,立说立行,不断提升草莓品质和服务质量。“咱种的草莓,不使用工业化肥和农药,口味口感好,消费者吃着也放心。今年的草莓长势喜人,粗略地算了一下,按亩产6000斤,平均价格5元钱,收入20多万元呢。”村集体合作社负责人殷德好说。 如何将产业做强做大,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蒯沟村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由村干部领办,以本村农民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以现金或土地入股,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民主管理、按股分红。在经营管理上,按照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设立股民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各尽其责,相互制约,促进健康有序发展。在收益分配上,为节省管理费用,理事会、监事会等所有管理人员均实行兼职制。每年的收益,经股东代表大会决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公益金、风险金后,按股分红。“为吸引村民参社入股,承诺前三年保底分红为8%。去年,实际分红为9%,即每股450元。”李晓祥说,村民见到了实实在在的分红,入股的积极性更高了。 建立健全消除贫困的长效机制,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去年以来,我们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帮助困难群众增加经济收入。”李晓祥说,一是在劳务用工上,优先选用那些家庭困难人员,以此增加他们的经济收入。二是利用集体股份合作社的自身优势,帮助困难群众销售农产品。去年以来,已帮助困难群众销售散养鸡50多只、鸡鸭鹅蛋2700多斤。同时,还鼓励并帮助销售村里老年人从山里挖回来的荠菜、苦菜、白蒿、蒲公英、野蒜等。留守老人们力所能及,也获得不菲的收入,较好地改善了生活。三是村里还规定每年从集体股收益中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政策股,免费送给村里困难且没钱入社的群众,以保证他们也有个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李晓祥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村里建设了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修葺了办公场所。今年的儿童节,又联系潍坊市区的培训学校组织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村里每个孩子发放课外书籍。 谈到下步打算,李晓祥说,将继续以村集体股份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作为帮扶工作切入点,以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为契机,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产业,通过党建促进产业发展,依托产业发展检验党建成果,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物质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