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选择课外培训不应盲目跟风
确立“风向标” 做实“最大政绩”
立高尚师德 树教育新风
红心向党·在阳光下成长
2018年06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心向党·在阳光下成长
——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党建引领“根+”教育
  ▲学校开展的“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活动
  ▲五年级开展的“红心向党,阳光下成长”活动
  ▲四年级开展的“唱响经典红歌,传承民族精神”活动
  ▲同学们齐唱队歌,重温少先队知识



  □本报记者 邵光耀 通讯员 刘艳 王理慧 尹英玉
  佩戴红领巾、学习打队礼、庄严宣誓,5月31日上午,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校园内红旗飘扬,队歌嘹亮,高密市“红领巾心向党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暨2018年少先队入队仪式示范活动正在举行。这一幕成为该校以党建引领“根+”教育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坚持“根+”教育从娃娃抓起,从根上抓起,从老祖宗的优秀传统文化抓起,掀起了一股一往无前的红色热潮。
  让教育的根深深扎进红色沃土里
  “小学生就像一棵嫩苗,根的深度和质量关系到这棵嫩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学校开展的‘根+’教育,就是要扎根在祖国这片沃土,让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营养地、滋补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长张新华说。
  清明时节,细雨霏霏。4月2日上午,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校操场上庄严肃穆。“缅怀革命先烈,争做文明少年”活动如期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宣读倡议书,全体少先队员和教师在猎猎的五星红旗下,缅怀先烈,追思过往。学生处主任王理慧说:“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缅怀先烈,感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这既激励着我们全体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同时又感召着师生时刻铭记烈士们为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精神。这样的红色教育让我们获益匪浅。”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该校的“根+”教育基于我国特有的红色文化这一肥沃土壤,汲取营养,既致力于孩子健康成长,也赋予了传统节日以新的含义。
  不仅如此,该校还将弘扬雷锋精神,渗透到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根+”教育的延续和发展。3月5日上午,该校在报告厅举行了“弘扬雷锋精神 共筑和谐凤城”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仪式上,同学们认真观看了雷锋事迹视频,并喊出了“弘扬雷锋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雷锋精神永放光芒,校园文明始于足下”的口号,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使全体师生倍受鼓舞。课下,同学们更是将学习到的雷锋精神付诸实践,积极参与“走出校园,与清洁工一起打扫卫生”“校园卫生我打扫”和“关爱老人,走进敬老院”等活动。六年级学生孙小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雷锋好榜样。今天我又帮低年级的同学打水了,虽然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我还是挺开心的。原来帮助别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让我对发扬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
  另外,该校还通过艺术活动月、“红心向党,重温少先队知识”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形式,贯彻“根+”教育,真正让红色教育在学校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让根扎得更深,从而让“根+”教育枝繁叶茂,结出累累硕果。
  让教育的根牢牢扎进优秀传统里
  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给出了他们独有的答案,那就是“根+”教育,“根”就是高密地区独有的传统文化,抓住“根”才能有方向,抓住“根”才能有力量。
  怎样抓住“根”?又怎样用“根”衍生出丰富的内容?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守文化自信,大力推进“根+”课程建设。学校找准党建工作与课程建设的契合点,开发并实施“根+”校本课程体系,多措并举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超越与创新。
  对于“根+”,基于学生就是“基础+创新”,让学生们从基础开始,夯实基础素养,从而有所创新;基于学校就是“传承+发展”,将探寻深植于优秀乡土传统文化中,从而促进学校深远发展;基于文化就是“传统+现代”,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根文化”,让学生们寻根、忆本、不忘本,懂得只有根深才会叶茂。
  自编乡土教材。学校成立教材编制小组,根据“根+”课程实际,通过实地探寻、材料搜集、名人访问等形式,编制了《莫言的故事》《莫言的美文》《高密三贤四宝》等,将高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植入小学教育之中,让学生们寻根、固本,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根”探究活动。为落实“根+”课程,学校利用节假日布置了一系列的学生实践作业。以作业为引导,让学生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节日进行探究,了解风俗文化形成的同时也形成了许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性作业。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汲取了知识,也增强了综合实践能力。“以前孩子都是被动地接受传统文化,比如,我们让他听故事、看电视等,但现在他会主动要求我们带他去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查询相关的节日来源、过节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孩子记得牢固,想得也更深了。”四年级李昊翔同学家长李清华表示。
  “双脚并立,自然站直,双手垂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每天课间操期间,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都会列队整齐,步伐统一,太极拳的一招一式练得有模有样。在“根+”课程体系中,该校将太极文化引进校园,聘请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王西安拳法第二代传人陈明友先生作为指导老师,亲自教授师生太极拳。师生全员参与到太极拳的练习中,亲身感悟太极拳精神,学校的课间操就是3400多人参与的大型太极拳展演,同时学校也组建了师生太极拳社团并利用五月艺术活动月开展全校太极拳展演活动,从而使校园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太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在全员参与中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校“根+”课程建设日渐丰富,而且在太极文化的浸润下,学生的“根”意识不断增强,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形式多样的“根+”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的“根+”校本课程,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新路径、创新传统教育新方法,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党的教育和熏陶。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