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勤劳双手谱写壮美劳动之歌 |
——《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坊劳模影像志》编纂出版纪实 |
|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工会组织有何抓手?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同时,如何服务好、管理好劳模群体,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引领广大职工拼搏进取、建功立业?潍坊市总工会编纂出版《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坊劳模影像志》的做法,无疑是精彩的答卷之一。
□本报记者 于菲 4月28日,潍坊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市工人文化宫召开,号召全市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工人阶级、劳动群众的优秀品格,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会上,我市还举行了《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坊劳模影像志》首发式,向部分工会组织和劳模、职工代表进行赠送。 图文并茂讲“故事” 连日来,在市工人文化宫一楼大厅,一座由潍坊市总工会编著,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坊劳模影像志》垒砌的书山“红光闪耀”,与不远处人民广场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当新旧动能转换和‘四个城市’建设的领跑者——潍坊劳模工匠风采摄影展”相呼应,吸引了众多职工群众驻足观看,成为“五一”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该“影像志”汇聚了全市劳模的光辉,树立起潍坊劳动人民的一座丰碑。该书序言中这样写道:从时代进程看,他们中有20世纪50、60年代凭着一身铮铮铁骨,为中国人民站起来而奋发图强的时代英豪;有20世纪80、90年代在改革大潮中矢志不渝,在工业建设中大显身手的弄潮儿;有在新世纪坚定信念、扎实工作,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潍坊改革发展的中坚。从职业领域看,他们中有长年奋战在生产一线,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普通工人;有扎根基层、勤勤恳恳,依靠劳动致富的新时代农民;有永不言败、创新探索,为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有勇立改革开放潮头,做强做大企业,创出辉煌业绩的优秀企业家;有宁以蜡炬成灰之心,献身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有杏林春暖、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护人员;有离岗不坠志,靠自己的勤奋拼搏闯出一片新天地的下岗职工;有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职人员……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岗位各异,但他们都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谱写出一曲曲壮美的劳动之歌。 红色封面、鎏金书名熠熠生辉,劳模事迹文字生动感人,工作照、生活照、成绩照自然写实,让一位位劳模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该书收录了建国以来至2017年69年间,潍坊市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先进生产(工作)者、潍坊市劳动模范、潍坊市先进工作者,还以名录形式收录了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或潍坊市人民政府批准、专项表彰命名的劳动模范及外地调入潍坊工作的全国、省、市劳动模范及先进生产(工作)者,共3056人。志书分为10卷,其中全国劳模1卷、山东省劳模3卷、潍坊市劳模6卷。编纂工作自2017年12月12日启动,截至2018年4月25日已完成全国劳模卷、山东省劳模第一卷的出版发行,年底前完成全部志书的出版工作。 老照片报原件、新照片由专业摄影师拍摄,图文并茂展现好劳模故事,劳模基本信息、先进事迹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成为本志书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如1956年3月在山东省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的刘兆风,已去世多年。编纂小组四处查阅资料,家人也向亲友多方咨询,最终也没找到一张照片。工作人员最后找来一位美术老师,按照其亲人的描述,对照着他的子女,画出了他的肖像。像刘兆风这样画像的老劳模有18位。这些画像让“影像志”不留遗憾,也被劳模家人们珍藏,成为他们的“传家宝”。 据编纂办工作人员们回忆,他们在查阅资料和寻访劳模过程中了解到,像这种全面、系统地用工作、生活图片加文字介绍形式的劳模影像志,在山东省是第一本,全国也尚未发现,属首创。 编写劳模总动员 确保一个劳模不能少,确保到2018年4月20日印刷出版!2017年12月9日,市总工会下发通知做出总动员,并把工作逐步分解列出时间表。 市总工会成立《工匠精神 劳模风范——潍坊劳模影像志》编纂工作委员会,由策划点题编纂本志书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张新强担任主任。他不仅多次调度、督导工作进度,还亲力亲为参与编审,对如何选定和裁剪图片、版面设计等具体事宜提出专业的指导性意见。编委会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集中办公,专门负责编纂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审核把关等工作。各县市区总工会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市直各工会及劳模所在单位确定专人负责,确保每名劳模都有对应责任人。 岁月流逝,69年来,有的劳模调出潍坊,有的劳模去世,不少劳模失去联系,要保证全员收录谈何容易;从开始筹划到结稿不到半年时间,时间紧迫性亦不言而喻;全市工会上下无不绷紧了心弦。 “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编纂劳模史志。”市总工会副主席、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春强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高度重视,市县两级工会全部成立了编纂工作办公室,编纂人员发扬“5+2”“白+黑”的工作精神,以“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效率意识,全身心地投入编纂工作。 到各地档案馆查资料,通过老工厂、老工人、老朋友查访,转发微信朋友圈,媒体做宣传,一场“寻找劳模”的行动以潍坊为基点在全国展开。许多老领导、老干部和企业老职工积极为找寻劳模提供信息线索和珍贵历史资料。 据市工人文化宫党支部书记、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韩建东介绍,寻找1960年全国劳模、原潍坊一中教师周传平时,根据其仅存的“1977年进入电子工业部第23研究所”这一线索,通过工信部服务电话和百度查找,几经周折,查得周老最后职务为第四机械工业部第23所副所长,且已于2004年去世。此后又多方查找,最终找到了他的信息资料和一张同潍坊一中校男篮队员的合影。 在江苏句容市找寻一名调过去工作的全国劳模时,市编纂办工作人员的执着和敬业精神感动了句容市的工会干部,他们说,为了一个劳模,千里迢迢来寻找,这种对劳模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很感动,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原昌潍地区平度公路站的省劳模季忠诚多方联络未果,2018年1月20日下午,工作人员赵志高、陈姮驱车赶到平度,凭其原单位3位老职工回忆起的一条模糊信息,马不停蹄辗转海阳、莱阳、福山,历时三天两夜、行程800余公里,顺藤摸瓜找到所需资料。 高密市总工会在寻找劳模张桂宫时,历时20多天,调研6次,到含有与劳模姓氏辈份相同的十几个村落调查,走访劳模生前同事亲友30多人,千辛万苦找到其子提供资料。昌乐总工会建立莱州、南京、淄博、本地四个工作小分队,分别由一名摄影师和一名事迹记录人员分赴各地征稿。诸城摄影师刘志宏在拍摄养猪专业户劳模时,竟站在猪圈排污口的污物里选角度……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到今年1月15日,仅剩下20位劳模暂时失联。市总工会在报刊、广电、新媒体等刊发公告,发动社会各界提供线索。 “每找到一位劳模都非常高兴,心情难以用语言表达。”市总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范新利拿出手机讲了一段“微故事”。奎文区总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栾明得到全区最后一名失联劳模的消息时,按捺不住激动之情,当晚冒雪前往劳模家中拿资料。深夜,他在朋友圈里写道:“终于到家了,终于在今天(腊月十七)取得了劳模编纂工作的阶段性胜利。近五十多天来,从齐华廷、史海仙、王寿芝,到(找到)今天的郭福禄,一个个攻克,很有成就感,小骄傲十分钟,接着整理事迹,明天交作业。” 据统计,各级工会干部走访8省26地市,翻遍各地的档案资料,足迹遍布乡镇、街道和偏远山村,最终仅有7名劳模因年代久远未取得联系。 “一心只在编书上,其他事情都置之度外了。”市总工会女职工部部长、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军花和几名工作人员每周跑一趟青岛出版社,一住两三天,以至大年初六晚上就赶过去等出版社“节后开工”。从选图、设计、排版到校对、核实、修改,事无巨细,精益求精。“有的一个单页几易其稿,最多的达到二十几遍”,“上万张照片、上百万文字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没有任何问题”。 举全会之力,编劳模志书。影像志的每一个页码,无不体现着“大国重器”一样的匠心制造和劳模品质,散发着劳动和创造的芬芳。 劳模精神永流传 服务劳模,工会职责所系,存史育人建设工人队伍。“编纂《潍坊劳模影像志》是弘扬永不过时的劳模精神的有效载体,它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穿透历史、永放光芒。”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郭召义信心坚定,话语铿锵有力。 像随风潜入夜的细雨,如落地听无声的春花,影像志悄然流行在全市广大工会干部、职工群众中间,看他们的故事说着那精彩的春天,那些奉献的岁月留在人们心里,感染、激励着广大职工群众,为未来注入无限前进动力。 1956年的全国劳模、原潍坊纺织品公司保管员杨庆源,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最早受表彰的全国劳模。在收到市总工会赠送的劳模影像志后,他激动地说,“看到这些老照片,让我重新回忆起了当年的故事,很受感动。市总工会通过影像志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一定会好好收藏。希望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激励年轻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作大贡献!”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过程中,所有的付出都闪现着最美的光彩,所有奉献都值得尊敬。培养选树劳模,宣传学习劳模,让劳模精神的旗帜接力传承、高高飘扬,是工会义不容辞的使命所在。 “现出版的两本《潍坊劳模影像志》,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讲述劳模故事,文字细致入微,照片形象生动,感人至深。”潍坊滨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臧传奎表示,“老一辈劳动者困难时期表现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劳模本色深深激励着我,作为今年的省劳模,我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公司全体职工,时刻保持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在工作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海化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党群工作部部长孙志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工会主席,看到这本记载劳模先进事迹和影像的书,我感到非常激动,这就是我们其中一项重要工作的缩影,即培育劳模、发现劳模、宣传劳模、学习劳模。”他表示,要把这套书发给职工传阅,让每一名普通职工都能受到激励和鼓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良好氛围,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承下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劳动者最美的姿态。大力传承劳模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光荣传统,大力倡树担当实干、奋发有为的高贵品质,大力弘扬改革创新、争创一流的时代精神,以劳模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和榜样力量,鼓舞和带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勤奋劳动、扎实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四个城市”中作出新贡献,在加速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中展现新作为,努力推动全市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走在前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