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记忆·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一面珍贵的“支前立功”锦旗
金巷子与“八支旗杆底”的故事
VIP美国、英国游学夏令营招募学员
2018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面珍贵的“支前立功”锦旗



  ◎马胜全

  在江苏省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面珍贵的红色锦旗,在锦旗的正面中间书写着“支前立功”4个大字,右边写有“临朐县九山区上城隍村妇救会”13个字,左边写有“华东总部卫生部供给部赠”11个字。这面锦旗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总部卫生部供给部为表彰临朐县九山区上城隍村妇女在淮海战役期间积极做军衣、献小米支援前线的先进事迹,而赠送给该村妇救会的。虽然这面红色锦旗的颜色已经褪色,两边的字迹也有些模糊,却是临朐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踊跃支前历史的缩影和佐证。
  临朐县属沂蒙革命老区,临朐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大肆进攻解放区,挑起了全面内战。为支援人民解放军在前线作战,临朐人民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中共临朐县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拥军支前运动。
  1946年11月,临朐县支前指挥部成立。1947年3月,各区、村成立支前委员会,登记18—45岁的男性青壮年,随时准备支前。这年夏天,全县调集13400多名民工,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支援华东野战军在南麻围歼国民党军队。之后,临朐人民相继参加了临朐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据记载,仅从1948年9月至1949年2月,全县即出动担架658副,3290人;推车9103辆,13242人;挑子1171副,1171人;修路工2177人;做押运、押俘和其他工作的11300人;共运粮食79万公斤、道木14620根,做军鞋军袜8.3万多双。九山区龙响店子村王永昌在支前中荣立一等功;寺头区金山村刘文香参加担架团支援淮海战役,荣立一、二、三等功各一次,被中共鲁中三地委支前指挥部奖给步枪一支。1948年夏历九月九日,蒋峪、南流两区组成担架营共483人,出发支援淮海战役,征战4个月,他们抢救伤员奋不顾身,护理伤员如亲人,荣获华东军区奖给的“支前模范营”锦旗一面。1949年,临朐支前子弟兵团支援解放南京、上海、杭州的战役,随军6个月,经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省,征战万里,其中,蒋峪区40名民工编为一个排,他们冒严寒、涉淮河、背伤员、押俘虏,胜利完成任务,被授予“支前模范排”光荣称号,这个排立一等功的5人、二等功的7人、三等功的18人。1949年2月,为支援渡江战役,全县捐献粮食82.5万公斤。
  在男子支前的同时,妇女在后方磨米面、摊煎饼、烙面饼、缝慰问袋、做军鞋军衣支援前线。1948年,为支援淮海战役,临朐县九山区上城隍村130多名妇女在一个秋季里做军衣4000套,人民政府奖励小米3000公斤,她们又全部献出来支援前线,华东军区总部卫生部供给部先后赠送给该村妇救会“支前立功”锦旗两面。泉庄村妇女支前小组,一年做军鞋400余双,全村一天一夜碾小米2500公斤,该村被县里评为“支前动参模范村”,奖给耕牛2头;冕崮前村25名妇女5天5夜赶做军鞋80双。大关区草山亭村妇女做军鞋1500双。米山区妇女仅用4天时间就做军鞋50000双、袜子4000双,寺头村63名妇女做160双军鞋、80双袜子。同年,解放军两个团驻防临朐城区,东平乡一天烙饼2500公斤,烧水千担;陡沟乡一次送猪36头,面粉2.4万公斤,军鞋300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那段艰苦而又光辉的拥军支前岁月虽已过去了70个春秋,但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这面已经褪色、散发着革命历史气息、浓缩着人民军队与沂蒙老区人民深情厚义的“支前立功”锦旗作为解放战争时期临朐人民踊跃支前历史的缩影和佐证,被“淮海战役纪念馆”永久珍藏和陈列,被载入《中共临朐地方史》(1921—1949年)和《临朐县志》(1840—1987年),永垂青史,是临朐人民的光荣和骄傲。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