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标准导向发展导向落实导向 |
综合保税区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
|
|
本报讯 (记者于卿)今年以来,保税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攻坚克难,担当实干,推动全区上下作风再转变、境界再提升、工作再落实,以作风大转变推动工作大提升。保税区向着国家自贸区目标迈进,先后获批了保税北区、进口肉类口岸等四个国家级平台,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 强化标准导向,大力实施寻标对标。年初,保税区召开加快发展大会,对作风建设提出总体要求。4月28日,按照市委要求,召开全区党建工作暨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大会,传达贯彻全市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大会精神,下发全区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寻标对标提标达标行动计划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先后3次赴青岛、郑州和东莞对标学访,形成了产业聚集发展、企业集群注册、区域一体化通关等一批重要创新成果。党工委制定《综合保税区公开承诺“担当作为、创争一流”任务目标》,明确了10项具体任务目标,各级党组织结合实际也都相应作出了公开承诺,目前各项任务正在积极推进。 强化发展导向,加快建设全国一流保税区。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落实新旧动能转换及“四个城市”建设重点任务,以发展成效检验作风建设成效。进口肉类口岸今年初正式通过国家验收,8月份将开展业务;保税北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成,上半年申请国家正式验收;进口粮食、水果口岸正在积极对接国家部委。牢固树立“项目立区”理念,对全区80多个重点项目实行“一对一”包靠服务,高标准规划建设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园区,歌尔智能硬件产业园、中俄冷链物流、佩特来新能源电机驱动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复制推广了13项自贸区新政策,位居济南关区首位,年初确定的10项新功能政策正在加快落地。大力推行外贸进出口“一站式”服务,2500余家社会企业来区开展业务,报关单票数占全市40%以上。 强化基层和群众导向,大力改善社会民生。印发今年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抓好新任村“两委”干部培训、任期目标制定等换届后续工作,为农村发展打好基础。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评,投入400多万元建成可视党建系统,并免费为文明户提供手机、网络、有线电视,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提升。前段,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大会,成立由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任总指挥的工作指挥部,制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方案,已对16项违法犯罪行为实施重点打击,彻底消除了一批治安隐患。做好全国“两会”、上合峰会等关键节点的安保维稳工作,建立汶泉发展区、管理区、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确保不发生问题。围绕年初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加快棚户区改造、三大商业片区开发、7条城市道路建设等全域提升重点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年内启动1处普惠制幼儿园建设。 强化落实导向,努力营造干事创业氛围。今年,保税区党工委召开了“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工作会议,全力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对全区加快发展大会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立项,共确定41项重点工作,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单位。党政办公室对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采取现场督查、每月调度、明察暗访等方式,加强督查调度,定期进行通报,督促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全区部署开展“我为保税区添光彩”和首届“开发高地·文化保税”摄影比赛活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努力营造想干事、干成事、好处事、不出事的浓厚氛围。 强化纪律导向,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保税区层层签订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四张清单、三级联动、动态考核”工作机制,将两个责任进行量化、细化、具体化。组织区直部门制定问题整改清单,开展工作作风专项检查,成立3个检查组,开展明察暗访15次。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开展民生资金、“三资”管理、征地拆迁及基层干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问题专项检查。保税区党工委下发专题通报3期,对查处的违规违纪问题,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在全区面上形成了良好的警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