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标题导航 |
 |
|
|
|
|
|
|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发展正能量 |
——临朐挖掘红色文化打造特色教育阵地纪实 |
|
□通讯员 刘明志 谭立国 临朐县地处鲁中,是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历史资源丰富。在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伟大征途中,临朐人民踊跃参军参战和支前,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仅载入史册的革命烈士就达1500多人,在这里战斗过的将领多达50余人。 为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融入下一代血脉,近年来,临朐县组织一批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百余人的“五老”报告团,开展了“崇尚荣誉 致敬功臣”“祖国强军我有责”“山东临朐红色传承展”“临朐红色故事”四个系列32个专题活动,使党史国史、红色故事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今年已组织活动100余场次。 作为潍坊唯一的沂蒙革命老区县,临朐广为流传着“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支前精英——临朐‘挑子营’”“英雄沂山燃烽火,‘渤海走廊’建奇功”“临朐乳娘”“侦察英雄刘玉阶”“临朐刘胡兰”等革命故事。 2018年5月,临朐县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中心”“潍坊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临朐分会”,专门对临朐红色故事进行挖掘,寻找红色印记。通过走近红色英雄,身边亲人的回忆讲述,挖掘整理出临朐传奇英雄及事迹100余个,编写了《临朐红色故事》丛书。6月29日上午,《临朐红色故事》首发式在临朐举行。编著的《中共临朐历史大事记》《中国共产党临朐历史》等10余本相关著作也已陆续出版。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临朐县围绕“强党性、铸堡垒、促发展”这一主题,采取悬挂走廊壁画、设置沿街橱窗等形式,建红色教育长廊,打造党员党性教育新阵地;开展唱红歌活动,成立由百名大学生村官组成的“青年先锋”合唱团,并指导基层党组织组建红歌队,在唱红歌中追忆峥嵘岁月,激发创先争优意识和爱国爱党情怀;在县电视台创办“百部红色影视”栏目,在黄金时段播放红色经典影视作品。拍摄了微视频《祖国强军我有责》《少年中国梦》、情景剧《永远的怀念》、微电影《沂山谣》等。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红色长廊”371条,沿街宣传橱窗231个、农村“党建文化墙”189面;征集“红色短信”14260条,编发84万条次;举办“红歌会”、“红歌赛”374场次,其中大型红歌晚会15场次,5.47万名党员群众受到教育。 在“作风建设年”持续深入中,“四种精神”成为临朐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力量之源,远学楷模与榜样共振,近学典型与标杆看齐,涌现出了无数英雄群体和先进模范人物,有“同心同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淌水崖水库精神’”“冶源镇老崖崮 12 位女民兵”“淌水崖水库工地女石匠班”“神枪俩姐妹”等典型,中国好人张兴芬、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沈开未、临朐沂蒙老兵战友扶贫小分队等楷模层出不穷,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红色文化传承者,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成为临朐干部群众内化于心的行动自觉。 近年来,临朐保护沂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大众日报社》及印刷厂旧址等红色旧址、战场遗址、建筑等多达24出。先后建设了潍坊市党史教育基地、潍坊市国防教育基地、潍坊市爱国主义基地、潍坊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2018年,以社区革命战斗史、战斗过的人物、军旅中的人物以及军事大事记为主要内容,在临朐县龙湾社区、向阳社区试点建设了社区国防教育展馆。并在红色遗址遗迹和革命故事众多的冶源镇,以“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续写军民新篇”为主题,建设了“红色冶源”国防教育馆。 红色基因是“基石”,红色教育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业激情。2018年3月,临朐县文旅公司成立,经过山东省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开设临朐县红色旅游专线。“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弘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发展、整合县内旅游资源,帮助革命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带动附近2000人就业,人均创收5000元。 临朐县先后被潍坊市委、市政府授予“拥军支前先进单位”,连续5次被山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县”,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授予“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 时下,融入新时代内涵的红色精神成为推动临朐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淌水崖水库精神”为核心,大力传承和弘扬“四种精神”,以思想的持续解放,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水平,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对临朐提出的“在全省寻标定标,加快崛起”和“一群两区”的目标定位落到实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