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文化盛宴鸢都流韵
“工地上收通知书”贵在精神之美
我市选手在第24届省运会摘古典式摔跤赛1金3铜
     绽放京城
潍坊十笏园博物馆开展“庆八一送文化”进军营活动
我市举办第二期戏剧编剧人才培训班
2018年07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茂腔《失却的银婚》
     绽放京城



□本报记者 吴晓强文/图
  7月18日至20日,大型现代茂腔戏《失却的银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演三场,引起了轰动——这部由潍坊人演出的大型反腐茂腔戏,讲述了一个人从孤儿到人民公仆、再变成人民公敌的故事。此次演出是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汇演32场舞台大戏中的一场,也是我省县级市唯一一部入围作品。

剧目来自茂腔的故乡
  《失却的银婚》是由国家一级编剧韩枫编创、国家一级导演杨琨执导,由诸城舜龙艺术团创作排演的大型反腐现代茂腔戏,是一部现实主义大戏。该剧以反腐倡廉为题材,借助银婚纪念缀合全局,步步深入地揭示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干部,随着官阶的高升,在金钱、女人的诱惑下跌入贪腐深渊、最终受到党纪国法严惩的心路历程。演出情节曲折、震撼心灵、荡涤灵魂,演员表演淳朴感人、发人深思、令人警醒。全剧充分展现了茂腔“发源于农村、扎根于群众、与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艺术感染力,是近年来诸城市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的成功实践。该剧在北京的成功演出,为全国观众认识茂腔、了解茂腔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弘扬地方戏曲,推动茂腔唱响山东走向全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诸城市是茂腔的故乡,因其曲调质朴自然、唱腔委婉幽怨、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在诸城及周边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影响力。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人感受了解茂腔的艺术魅力,近年来,诸城市加大了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在此基础上,诸城市邀请国内一流创作团队,国内知名的导演、作曲、舞美及国家级专业演员,历经半年时间精心编排,全力打造了这部现代茂腔戏。
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茂腔是山东省地方戏曲,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尤其活跃于诸城、高密、胶州、五莲等地,形成了以诸城为中心四面开花的局面,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多年来,茂腔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情结。
  在《失却的银婚》演出结束后的专家点评会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国家京剧院的专家教授们对该剧不吝赞美:一个县级文艺院团排演出这样精彩的一出好戏,实属难得。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说,“这部戏充满着艺术匠心,让我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创作走向灵活之后的相对成熟的表现方法。”故事运用了双线的结构,这样的构建能让“现在”的人和曾经的自己有一个对照,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相互映衬,到了第五场两条线合并,曾经纯真的自己和现在已经走向不归路的自己,通过两种生存状况、两种不同情怀的相互对照,更加凸显出了“初心”之所在,引导我们看到一个党员干部应该保持的“初心”,并认识到“初心”之可贵。
  《失却的银婚》在对音乐唱腔处理上,对“声腔”“板式”“旋律”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借鉴了京剧、吕剧、梆子等其他剧种的模式,极大地丰富和加强了茂腔音乐的表现力。国家京剧院创研室编剧张正贵对这种创新和突破,表示了肯定。“声腔非常有味道,并且茂腔有茂调,是翻八度上去,作曲老师在这个地方用得非常合适,同时也能够显示出演员的功力。”
诸城推进精品创作
  诸城舜龙艺术团团长韩鹏在接受采访时说,2016年11月,该剧剧本定稿。确定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作曲等主创方案,并进行主要演员甄选。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排练,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于2017年3月10日在诸城市密州宾馆大礼堂首演。演出期间邀请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的有关专家对大型茂腔现代戏《失却的银婚》项目首演做了相关验收及意见指导。
  诸城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7月,《失却的银婚》成功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现在已完成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首演、首演专家研讨会以及根据研讨会专家意见对剧本的修改及巡演等工作。截至目前,该剧已在当地及周边县市区巡演64场,观众达3万人以上。
  为使剧目的艺术水平更好提高,诸城市实行了跨区域合作,力邀高水平艺术家参与到创作团队里来。所有主创人员都是目前山东省的一流专家,从而保证了该剧的创作质量。同时,还特邀了国家一级演员荆延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传承人一级演员孙红菊分别饰演了剧中男女主人公,他们的艺术水平和演唱风格为本剧的舞台呈现增添了光彩。主创团队抓住《失却的银婚》这个戏,在加工整理、改编完善传统茂腔剧目的基础上,加强对新创茂腔剧目的支持引导,将这个戏从“高原”向“高峰”推进,打造出一个精品创作。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