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 乡村振兴 社会管理 |
双杨街道以务实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
|
|
本报讯 (记者王晓丽)整齐划一的住宅楼、熙熙攘攘的车站、灵动活泼的幼儿园、连片的果蔬合作社……今年以来,经济区双杨街道全面构筑基层党建“一个堡垒”,着力突出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社会管理“三个重点”,牢固落实稳定、安全“两项保障”,党员干部群众奋勇拼搏,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田园综合体,用务实作风开创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以前村里的决策,几个村干部关起门来一商量就办了,群众心里一抹黑。现在我们有了‘阳光议事日’,村里要干什么事、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大家都看得见。另外,咱老百姓说话有分量了,对村里的决策就会自觉配合。”前阙庄村村民于正梅说。自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双杨街道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阳光议事日”制度,让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自己说了算”,通过每月一次的“阳光议事日”活动深化了作风建设。 “我们以‘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为契机,组织街道党员干部对辖区内村民逐一走访,集中解决了一系列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街道党委副书记管春霞说。 高扬党旗激活力,打造铁军兴事业。双杨街道抓实党员队伍管理,各村结合实际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落实“一卡一牌一证”管理,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突出党员作用发挥;每月通过支部生活日、阳光议事日,集体研究群众反映的问题和重大事项。 民生所望,施政所向。“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关注热点、不回避难点,切实回应群众期待。”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王刚说。双杨街道将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目标,持续推进,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成绩斐然。 在东篱乡棚改片区,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学校、文化大院、卫生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双杨街道利用棚户区政策机遇,先后启动了后小河、后阙庄等村的棚改工作,规划打造了总投资7亿元,占地247亩,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可容纳1600户配套齐全的现代化东篱乡村棚改片区。目前,后小河村170户已全部搬迁入住,后阙庄村棚改工作争取2018年建设完成,实现顺利搬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双杨街道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街道集中开展群众大走访工作,先后发放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明白纸2万多份,悬挂、喷绘乡村文明标语200余条,以乡风文明之“淳”滋养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撬动。双杨街道通过搭建产业链,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立足区位实际,积极规划打造总投资11.18亿元、占地22000亩的东篱田园综合体,积蓄发展新动能。其中项目核心区面积5000亩,辐射区17000亩,核心区依托前阙庄村建设,重点打造“六区两带一中心”。目前,东篱田园综合体成为潍坊市唯一一家入选山东省田园综合体试点的项目。占地100亩、总投资6000万元的前阙智能温室项目已开工,规划建设5.9万平方米的现代农业科技中心,以农业科技研发为主,应用农业大数据,形成种苗培育、成果转化、智慧农业展示、农科培训和电商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研发服务平台。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近1500户农民稳步增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