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系列访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系列访谈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
2018年08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
  架桥开路破难题 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一次办好”改革 优化一流营商环境
  扩大开放倒逼改革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要求,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担当作为推进改革,既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又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当好改革实干家。要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重点改革举措和改革事项落实,推进体现革命性、触动利益格局的改革,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新力。要扩大开放倒逼改革,扎实推进“六六三”开放战略,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以改革敢领风气之先
推动发展走在前列
——访市委常委、秘书长、
改革办主任刘建国

  潍坊市有着优良的改革精神和创新传统。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段时间以来,部分人改革锐气、创业激情、进取精神弱化,与南方先进地区相比,许多方面我们落在了后面。有的同志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模式传统,速度情结、传统路径依赖思想浓厚,找不准问题的根源,理不清改革的思路;有的抓改革做表面文章,照搬照抄上级文件部署,提不出符合实际、能落实落地的具体措施;有的搞改革患得患失,怕出事,不敢担责,甚至打自己的小算盘;有的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政策不协调,工作不配合,部门互相掣肘。这些思想上的误区、利益上的羁绊、作为上的守旧,成为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是走在前列的最大障碍。
  市委常委、秘书长、改革办主任刘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上,刘曙光书记围绕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五次会议精神,提出要在思想解放上来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以思想的持续解放,引领改革的持续深入、发展的持续提升。这为今后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下步,我们将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改革上敢领风气之先的坚决行动,推动潍坊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走在前列。
  他说,我们要勇于自我革命,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利益藩篱。改革是一场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必须真刀真枪干。近年来,我们主动放权,探索财政资金市场化运作、产业用地竞争性分配等做法,起到了很好效果。下步,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加大市场化改革步伐,把本来属于政府的权力主动让出来,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特别是针对一些部门抱着权力不放,不愿动自己的“奶酪”的问题,扭住深化“放管服”改革这个牛鼻子,在简政放权、优化流程、拆除信息“烟囱”上向原有格局、既得利益开刀,按照“八最”要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他表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痛点、难点、堵点,找准改革的突破口。牢牢把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聚焦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四个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推进遇到的瓶颈制约,实施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金融创新发展、“两群企业”培育、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城乡工商资本下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关键性改革。扭住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难题,探索小学放学后延时服务、“医疗、医保、医药”政策有机衔接等政策措施,从群众最期盼的地方改起,实现民生保障精准化、精细化。
  他强调,我们要狠抓落实落地,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按照“一项重点改革,一个领导牵头、一个部门主管、一个方案指导、一套机制保障”的要求,夯实改革责任链条,强化党政负责同志特别是“一把手”抓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真抓实干的良好局面。突出改革实效,建立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改革落实机制,确保年内确定的187项改革举措、20项重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尹莉莉

发力商事制度改革
激发市场活力
——访市工商局党组书记、
局长谭炳建

  “市工商局将持续以改革统揽全局,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向深度广度拓展,营造更优营商发展环境,为经济发展激活力、添动力,以改革成效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谭炳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谭炳建说,改革是发展根本动力,抓改革就是抓发展。近年来,市工商局始终秉承改革创新理念,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部署,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市场准入便捷化,确保了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登记全程电子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在我市“落地生根”,并扎实开展了“证照分离”、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改革试点,极大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发挥了“先手棋”和突破口作用。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85.9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14936亿元,较改革正式实施前分别增长了97.5%、316.4%。
  谭炳建表示,市工商局下步将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促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为市场放出活力,为营商改出便利,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总结上半年高新区、滨海区试点经验,在全市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行政许可事项采取清理取消一批、改为备案一批、实行告知承诺一批,提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措施,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问题,通过“照后减证”,实现“减证便民”。二是深化“多证合一”改革。在我市已实行“三十一
证合一”基础上,整合国家层面统一的14项涉企证照事项,实行“四十五证合一”,进一步扩大“多证合一”改革效果,降低创业制度性成本。三是推进住所登记制度改革。推动出台《潍坊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实行住所申报承诺制和集群注册,为投资创业释放更多场地资源。四是推进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放宽企业名称自主选择权,除特别规定外对企业名称不再实行预先核准,申请人通过网上登记服务平台“秒定”名称,实现“我的名称我做主”,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     
               本报记者 尹莉莉

提升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城市
——访市科技局局长张宝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支撑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以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为主线,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创新资源不足、高端研发平台少、自主创新能力弱等短板,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建设富裕文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强市提供强大动力。”市科技局局长张宝胜接受采访时表示,建设创新型城市将重点突出“五个聚焦”。
  聚焦政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与大院大所合作层次和深度,推动中科院、西安交大、北京理工等高校院所来潍设立研究院或分支机构。实施国际合作创新行动计划,推动重点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开展联合攻关。继续组织项目对接洽谈、“院士潍坊行”等活动,把企业需求和高校院所成果结合起来,促成一批科技成果来潍转化落地。
  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壮大。加大“小升高”计划实施力度,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培育认定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依托潍坊高新区,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壮大面向蓝色经济的光电和动力机械产业。争创潍坊(寿光)国家高新区,做好迎查准备工作,全力打造我市区域发展新高地。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确保年内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聚焦高端创新平台打造。围绕重点产业,加快十大产业创新中心和十大未来产业技术中心建设,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高水平行业技术研发平台。加快市工业研究院建设,在重点领域布局若干行业研究院,逐步建成全市科技资源汇聚载体。加快市县两级科教创新园规划建设,增强区域创新要素聚集能力。加快高层次创新平台培育力度,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以上,重点推动潍柴动力争创燃料电池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聚焦成果转化渠道畅通。加快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依托市技术交易平台,完善企业信息库、科技专家库和高校技术项目库,力争促成80项科技成果来潍转移转化。开展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认定,引进培育高端服务机构20家,激发技术经纪人服务热情。依托1000万元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引导签约商业银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
  聚焦创新环境优化。挖掘、筛选、包装一批优势科技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资源。重点推动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冲击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积极推荐申报各类人才计划,力争10人入围国家、省高层次科技人才梯队。积极承办、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竞技行动,扎实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潘来奎

以体制机制创新
催生发展内动力
——访昌乐县委书记卞汉林

  推进乡村振兴,根本要靠深化改革。通过深化改革,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打通要素流动渠道,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催生乡村振兴内动力。昌乐是全国首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现已顺利完成试点任务,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制度基础。昌乐县委书记卞汉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思想,按照“扩面”“提速”“集成”要求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以体制创新激发活力、催生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昌乐实践”。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树立系统观、抓住关键点、打好组合拳,着力在“三激活”上下功夫。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大背景,农业发展质效和竞争力不高,农村增收后劲不足,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城乡差距依然较大,是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抓改革不放松,全力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积极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探索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有偿退出权能试点,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制度改革,真正赋权于主体,让广大农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权益和经营权利,在市场竞争中拥有平等的主体权利。加快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权交易、抵押融资等办法,推进县、镇、社区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体化运行,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真正让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资源活起来。以集成思维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路子,通过基层组织制度创新,深化“党支部+合作社”模式,促进基层组织和产业组织、社会组织协同发展,形成整体“打法套路”。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着力在“三下乡”上下功夫。当前,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没有完全打通,还存在不平等交换等问题,尤其是要素从城到乡流向机制不完善问题比较突出。着眼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继续在制度机制和政策创新上想办法、求突破,加快推进各类人才、工商资本、公共资源下乡,补齐“三农”工作短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大力实施“人才强农”工程,设立全省首家西瓜院士工作站,在红河镇设立全市首家博士工作站,积极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国家级试点,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大力实施“资本强农”工程,探索了“项目方自营”“项目方+农户”“项目方+合作社+农户”“项目方+基地+农户”4种工商资本下乡模式,现已引进工商资本下乡项目15个,涉及资金15.6亿元。大力实施“服务惠农”工程,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突出“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21所农村中小学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着力在推进“三个全面”上下功夫。坚持走质量兴农之路,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培育昌乐西瓜等特色产品,大力发展“四型农业”“新六产”,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立足生态优势、产业基础、资源禀赋,规划建设白浪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壮大庵上湖、伟圣等田园综合体,深入开展“美丽宜居乡村精品片区行动”,构建生态经济带、田园综合体、美丽和谐村格局。以创建美丽镇区、美丽路段、美丽村庄、美丽庭院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打霸治痞、人居环境、陈规陋习“三整治”,切实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发展的要素结构、产业结构,更好地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本报记者 付生 通讯员 石玉兴 丛清洁

加强改革创新
助力乡村振兴
——访高密市委书记杨建华

  “加强改革创新,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深入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抓好农业农村改革开放这个关键,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农村投融资等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多领域国际合作,激发乡村振兴内在活力、动力。”高密市委书记杨建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建华表示,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改革创新才会有坚强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把组织力提升摆上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支部书记队伍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党群服务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网络”,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严格抓好党员积分制、党组织星级化管理、政治生日等制度机制落实,实施好“双百提升”工程,着力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化解一批矛盾纠纷,破除一批陈规陋习,新上一批发展项目,通过重点工作的突破和突出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催生发展内动力。
  杨建华说,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压震慑态势,坚持“出重拳、用重典”,集中打击整治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强化农村治安防控,切实扭转农村治安混乱面貌。要把打击黑恶霸痞势力与信访维稳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打击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黑恶势力及其幕后保护伞,尤其对涉黑涉恶的党员干部,要严肃执纪问责,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硬仗。
  杨建华强调,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规范有序的民主管理机制,把党委要求与村民需求结合起来,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将各项涉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各级领导、涉农部门和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抓好平安乡村建设,深化拓展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加大基层依法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力度,为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杨建华说,实现乡村振兴,根本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党员干部担当。高密市将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实行市镇村三级书记抓改革创新,促乡村振兴,动员全市力量,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完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关心关爱农村基层干部,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各级干部奋发有为、狠抓落实,推动乡村振兴在高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本报记者 孙孔嘉 通讯员 王喜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