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好了病还要把服务理念带回家乡 |
——西藏患者来阳光融和医院就诊纪实 |
|
|
▲阳光融和医院消化中心主任王要军,在查房期间询问达贵康复情况。 |
|
|

|
|
□本报记者 邵光耀 通讯员 丁栋 从西藏日喀则不远万里来潍坊阳光融和医院就诊、手术,40多岁的西藏患者达贵不但治好了折磨了他五年之久的肠息肉、胃息肉,还被阳光融和医院的服务理念深深折服,不但要回家乡宣传融和医院的精湛医术,还要把医院这种细致入微、关怀备至的服务理念和模式带回家乡。 一次邂逅 不远万里来就医 达贵是土生土长的藏族人,在西藏日喀则一家银行就职。五年来,一直饱受肚子疼、胃胀的折磨,也曾多次奔赴成都多家大型医院治疗,但是病情时好时坏,不见效果!“我与咱们融和医院结缘,是因为一次体检活动。因为融和医院是全国金融劳模的定点体检单位,所以两个月前中国金融工会安排我来医院体检,并有幸听取了消化中心王要军主任的讲座。王主任的案例讲解非常透彻,观念也令人耳目一新。这次体检,让我对医院的整体环境,医生护士的服务态度印象深刻。”达贵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对记者说。 体检完之后,达贵就回了日喀则,但息肉的折磨如影随形,令他苦不堪言。与家人商量之后,实地体验过融和医院服务的达贵,下定了决心来潍坊就医。在与消化中心王要军主任做了简单的电话沟通之后,达贵买好机票,只身一人不远万里直飞目的地。“下飞机以后,我就不用操心了。医院专门派人到机场来接的我。并且提前帮我办理好了各种住院手续,我到医院之后,刷了一下身份证就住院了,还是安排的最好的病房。本来人生地不熟的,想不到医院所有医护人员把我当亲人对待,这令我非常感动。”达贵说。 感慨万千 要把服务带回家乡 达贵在阳光融和医院切除了13处息肉,创口已经逐渐愈合。但医院服务给他留下的良好印象却深深镌刻在了他的头脑当中。“这次住院让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医院的服务,真是为我们病人着想,而又不打折扣。就比如说吧,在国内其他医院医生、护士带手机进病房很常见。但我在阳光融和医院从没见到一个医生、护士拿手机,随叫随到。医生们还要做手术还要分析案例,非常忙,但即使再忙,他们也会抽出时间来到病房了解我们的病情、治疗情况,跟我们谈心,这让我感到非常亲切。”达贵说。刚刚做完手术那天,医生给达贵定制的早饭更是令他感动不已。“其他医生会嘱咐病人不要吃什么,但从没说过应该吃什么。没想到在融和医院医生早早地就给我定好了早餐,鸡蛋、小米粥,那顿早餐我吃得非常暖心。” 达贵在日喀则做的是金融行业,银行的服务与医院的服务有异曲同工之妙,达贵住院期间仔细观察,想要把融和医院这种服务引到家乡去。“服务对银行来说也至关重要,这次住院我深刻体会到我们作为服务者的差距。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在让更多人知道融和医院的同时,把更好的服务理念带到我们银行,带到日喀则,助力当地精准扶贫。”达贵说。 住院期间,达贵多次与院长周玉东交流,希望能够把阳光融和医院服务理念、医疗技术移植到西藏去,让广大的藏民也能享受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针对达贵先生的心愿,周玉东表示,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阳光保险集团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方案,阳光融和医院将开展万名乡村医生免费技能培训工作,旨在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培训培养一批优秀的乡村医生,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届时阳光融和医院的专家团队一定走进西藏,一定要让广大西藏人民享受到高水平、高品质的诊疗服务。达贵非常激动:“一定要到我们日喀则,到时候我一定会大力帮助你们,就像你们曾经帮助我一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