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行业亮点·民政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凝心聚力 勇挑责任重担
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
开展百岁老人基本情况调查走访活动
加强救灾物资调运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市民政调研组到寒亭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2018年10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凝心聚力 勇挑责任重担
——寿光市民政局抗灾救灾重建家园侧记



  □本报通讯员 孙浩 杜慧 唐坤然
  洪灾现场,寿光民政人赶赴受灾村庄,紧急疏散受灾村民,24小时盯靠现场;救灾现场,寿光民政人勠力同心,全力以赴投入到救援队伍中,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重建现场,寿光民政人刻不容缓,帮助灾民燃起生机与希望……
  受台风“摩羯”“温比亚”叠加影响,8月18日夜间以来,全国“蔬菜之乡”寿光市普降特大暴雨,强度之大,来势凶猛,历史罕见。灾难发生后,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在寿光市民政局不断涌现。“凝心聚力抗灾救灾、灾后重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寿光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宏志如是说。全局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提高政治站位,昼夜奋战在一线,连续作战30多天,共同筑起一座座冲不跨的钢铁堡垒,竖起一面面压不倒的鲜红党旗,在抗洪救灾、灾后重建过程中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
  她不是在灾区,就是在赶赴灾区的路上
  9月9日是寿光市双拥办主任李冬梅55周岁生日,这是她正式退休的日子。如在以往,她可按部就班将工作交接后卸任。但是,这场突袭的洪灾让她迅速加入到抗灾救灾队伍中。
  不退不休在一线,没白没黑撑着干。洪灾发生后,李冬梅没有休息过一天,不是在灾区就是在赶往灾区的路上。“灾区人民需要我,我怎能在这关键时刻掉链子?”
  灾情发生当天凌晨,李冬梅接到局里通知后,立马跟随应急救援车来到受灾严重的营里镇,赶在洪水来临前和同事将第一批救灾物资送到安置点。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多,一天劳累和一晚未眠让她身心疲惫,但她强打起精神和大家一起搬运救灾帐篷和清点物资,重活累活抢着干。
  8月22日,该市市委、市政府举行募捐活动,李冬梅作为募捐一组组长一早就来到市委办公楼,整理募捐资料、采集市领导捐款影像资料、清点捐款、搬抬募捐箱等。募捐完后,她没来得及喝口水,又马不停蹄驱车赶往受灾区,这一干就是十多天。
  灾情刚发生的那几日,她一直靠在营里二中安置中心,在最早最关键时刻,她和同事一起为安置群众发放食物和物品,保障了受灾群众吃饭和住宿问题。
  等洪水慢慢退去灾民陆续返回家中后,李冬梅又主动请战,加入到时下最劳累也是最紧张的物资联络点——胡营物资接收中心,此刻,她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退休的事情,一心扑在了抢险救灾中……经常干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喘口气,天不亮就又开始了新的战斗。
  一边是抗灾救灾,一边是家中被淹,孰轻孰重?
  8月20日一早,“儿子,你回来看看吧,家里被淹了,你爸身体不好我们也没法弄,水太多了……”新任救灾救济科科长李炳帅突然接到家里来的电话,“妈,我知道了,单位实在太忙,一刻也走不开,您们想想办法吧。”
  灾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老家上口镇广陵二村的李炳帅,这次家里受灾极其严重。一边是紧张的统计上报灾情信息,一边是自己受灾在家的父母,他硬是将此事压在了心底,一心扑在了工作上。
  自从接到台风要来临的消息后,李炳帅便没有休息过一天,在19日暴雨洪涝后,每天休息时间更是屈指可数,高强度的连轴工作让他眼里布满血丝,憔悴到不忍直视。他已经两周多没回家了,办公室成了他的临时住所,泡面和咸菜是他的唯一食物,有时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更别说正常吃饭了。
  灾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汇报主要领导并上报灾情,及时提请市政府按程序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Ⅰ级响应。接着,局里成立了抗灾救灾指挥部,组成灾民安置、物资保障、灾情统计三个工作小组,李炳帅是灾情统计组组长,同时也负责三个组所有材料上报数据,压力之大也是他从未经历的,各种繁琐、杂乱的数字一堆堆地出现在他眼前,整理、核实、校对、汇报……
  灾情已经得到妥善处理,李炳帅身体却透支到极限,有一次陪着领导开完会他去停车,同事们等了半天还没见他回来,打电话好几遍没接,于是大家分头去找,后来发现他竟然在车里昏睡了过去,事后一想,幸亏车里没开空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最多时,一天能接1000个电话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连日来,全国各地爱心纷纷涌向寿光,众多外地人以不同形式捐款捐物,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掀起了万众一心、共渡难关的滚滚热潮。
  8月26日,一车车爱心物资源源不断运到该市慈善总会院内,负责这个点接收物资的王卫锋和志愿者正在搬运和分拣物资,再根据各镇街不同需求,分发到灾民手中。
  自8月22日公布救灾物资接受地点和联系方式后,23日就开始有爱心人士送来救灾物资,快递则是从24日陆续寄来的,25日达到最高峰。王卫锋说:“光是我们这个点,那天就接受了1700多单、价值几十万元的物资,动用了几百人分拣。因为仓库有限,我们直接做了分流,小的快递包裹在这里卸货分拣,如果是集装箱运来的就直接整个拉到储备库。”之后,根据各个乡镇提交的各村需求,把救灾物资分类送到各乡镇的分发点。
  王卫锋手机几乎每隔一分钟就有电话打来,对方询问需要什么物资等,他都是耐心且快速一一回答。“基本上一两分钟一个电话,夜里也在接电话,凌晨1点后才少一些。作为物资接收人,必须接听每一个电话、回复一条短信。”王卫锋说,25日一天接了差不多1000个电话。
  洪灾发生后,王卫锋在头10天每天最多休息三四个小时。因为疲劳他开始发烧,最高烧到39.2℃,但因为怕影响工作,他没时间打针只能吃药。他的眼里都是红血丝,依旧在工作岗位坚守着。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