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绿水青山变身山区人民的金山银山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爱绿护绿 志愿者在行动
高新区“雕塑大赛”颁奖暨“进门儿你有戏”总决赛举行
寿光市打掉两个涉恶犯罪集团
潍坊市中医医疗集团消化专科联盟成立
2018年10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变身山区人民的金山银山
——嵩山依托生态优势推进全域旅游



  □本报记者 王琦
  通讯员 王彦超
  2015年至2017年每年造林绿化1万亩,2018年大力实施“增绿添彩”工程,突出抓好荒山绿化和廊道建设,目前完成造林绿化8000亩,在黄谷流城、崔木流域栽植连翘50万棵,完成道路绿化补植20公里,完成镇区仲临路两侧和边界节点绿化……这是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自2014年成立以来坚持荒山绿化的成绩单。
  “原来的嵩山因为没有工业发展带动,可以说是穷乡僻壤,但现在未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反而成为了发展优势,为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全域无门票景区模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嵩山生态旅游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魏立明说道。嵩山按照“山上生态林、山下经济林,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思路,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在生态建设中坚持培育、保护、开发。在嵩山,山地面积占到95%以上,在连绵的群山中,几处美丽村落掩映其中。
  古杏树林、青石古房、千年古槐成为北黄谷村的标志。这个历经600年沧桑风雨的古老村落四面环山,因山间连翘遍地,春来黄花盛开,漫山遍野一片金黄,故称黄谷,因山南有南黄谷,遂以方位称北黄谷。北黄谷村始建于明初,是保存非常完整的自然村落,2015年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100余间青石房屋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散发出历史的韵味。村里1200余年树龄的古槐树有两棵,过百年树龄的老杏树有二百多棵,三五十年的有五百多棵,分布在半山群落中,每年阳春三月形成一片花海。
  村子地处偏远,仅有一百多户人家,中午时分,村口一位大姐正在推石磨碾小米,还有几位老奶奶在掰玉米。魏立明告诉记者,因为这里独特的山水和空气条件,长寿老人特别多。
  近年来,嵩山依托北黄谷村的古村优势和特色资源,进行规划设计,对历史遗留实施有效保护,建成农事博物馆、绣楼咖啡屋、茶室各1处,发展农家乐8家,并举办了杏花节、山杏采摘节等多场文化活动。沿着村里的石板路一路前行,路边一家干净亮堂的“大姐农家乐”的经营者正把农活放在一边,开始准备午饭的食材。
  好山好水好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给北黄谷村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嵩山境内,像北黄谷村这样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越的旅游资源还有很多,省级森林公园、市级风景名胜区——嵩山,临朐县第二大水库——嵩山水库,山东海拔第一村“齐鲁最美田园”、最佳观星地——淹子岭村,江北最大最美的崔木水杉林区……嵩山以生态优势做足旅游文章,在坚持植树绿化,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同时,充分合理利用生态优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目前嵩山实施了“嵩山人家”农家乐提升工程,规范农家乐有序运转,农家乐发展到49家,住宿床位达到600张,能够同时满足1000名游客就餐和400名游客的住宿需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