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写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旋律 |
——昌邑以大项目建设引领全面发展 |
|
□本报记者 吴晓强 通讯员 王鲁兵 翟世强 初冬时节,昌邑市潍水两岸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全省唯一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潍水田园综合体雏形初现,投资30亿元、占地6500亩的梨花水镇项目正加速建设,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正全力培育500亿级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一个个大项目建设谱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旋律。 今年以来,昌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四个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巩固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动力,聚焦聚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工作,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该市连续8年迈进“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全国中小城市投资潜力百强”,成功入围全国中小城市“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科技创新百强县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项目生态化 践行“两山论”理念 饮马镇“梨花水镇”项目入围潍坊10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力争3年内建设成省内乡村振兴示范点,5年内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文旅胜地。“这个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实现了由过去对矿产资源的攫取式开发,到发展农业‘新六产’并实行保护性开发的转变。”饮马镇镇长闫胜平说。投资30亿元打造占地6500亩的梨花水镇,预计年可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昌邑市以此为遵循,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突破滨海和潍河流域开发为契机,因地制宜规划了一批可持续性好、环境承载力强、带动辐射作用明显的“绿色”发展项目。近年来,该市全力打造200平方公里潍河绿色发展长廊,投资3.5亿元建设青山秀水旅游度假区,建成占地2300亩的特色生态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山东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项目融合化 助推“乡村振兴” 在石埠经济发展区潍水田园综合体项目,鱼菜共生、植物工厂、冷链物流等项目塑造出农业发展的新业态;潍水滨河景观带、潍水童乡等项目筑起农文旅融合的乡村新风貌;建设用工、土地流转、小镇商街等增收契机拓展了农民致富的新路径。 去年,该市抢抓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重大机遇,加快“三产融合”步伐,广泛集聚项目、技术、人才、先进管理模式等资源,统筹建设潍水田园综合体和石湾文旅小镇、丝绸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培强壮大优质大姜、水产养殖等10个万亩级产业。 项目高端化 引领新旧动能转换 华晨集团是该市纺织产业的传统龙头企业,在公司科创工坊内却洋溢着时尚前卫的气息:一件件彩绸时装在设计师的创意中演化出各种独特的花纹、色调,满足客户对尺码、样式、花色的不同需求,打造独一无二的“私人订制”,带动形成年产销300万件服装的垂直整合产业链,实现过10亿元的经济效益。 科创工坊由生产加工向高端品牌打造的“华丽转身”,是该市以项目建设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代表。该市坚持以“四新”促“四化”,“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大力培育结构优化、链条完善、支撑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厚植新旧动能转换根基。前9个月,完成技改投资160.77亿元,实施技改项目136个,有1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术改造导向和创新项目计划,10家企业列入潍坊市第一批“两化”融合重点培育企业名单,龙港无机硅、奥友生物、浩信机械、和田旺生物4家企业被纳入全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数据库,同大集团列入省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 园区是新旧动能转换的“试验田”和“先行地”,该市突出“亩产论英雄”,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为新旧动能转换搭载体、建舞台。目前,该市共筛选形成总投资1616亿元、105个项目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等7个项目列入潍坊市新旧动能转换及“四个城市”建设优选项目,下营化工产业园、龙池工业园顺利通过全省化工园区认定,环卫产业智能创新中心入选首批省级服务业创新中心,引领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