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化根脉 助力文化名市建设 |
清池街道开展“念月”民俗文化调研 |
|
|
本报讯 (通讯员李文莉)近日,由民俗专家等20人组成的民俗文化调研采风组,到高新区清池街道,开展“念月”民俗文化调研采风。活动由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旨在对民俗文化进行梳理汇总、申报非遗,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发掘、传承发扬。 清池街道“念月馆”是高新区第一家乡贤馆,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以“月”为主题,内容分为《天开日月篇》《竹月清风篇》等八部分,系统展示了清池的历史传说、民俗文化、乡贤名士、历史变迁、干部风采、未来规划,既相互交映,又独立成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与教育性,是清池历史的承载体、根脉的汇集地、乡愁的凝结点、教育的新课堂。 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清池街道始终把文化放在重要位置。今年以来,街道主动作为,组织多方力量,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目前,已有市级文化遗产阴阳花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鞭花棍2种,乡贤馆1处。还编撰了全区首套村史系列,在多个社区建设村史馆,在学校开展非遗项目教学。 专家们还交流了民俗发展与传承中的经验做法与创新,表示要进一步做好民俗文化的发掘、传承与弘扬,同时,通过创新,加快创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助力文化名市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