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展红旗满目新 |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以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纪实 |
|
□本报记者 付生 通讯员 马元钰 2018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棚户区改造、灾后重建、乡村振兴一项项工作如火如荼,如何理清思路、为全街道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千头万绪路难寻,一展红旗满目新。青州市云门山街道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放大党员干部“头雁效应”,营造出了风清气正、创争一流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村级抓规范, 搭台摆擂比担当 “村班子运转必须抓规范,要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云门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剑发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街道以“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连续两年开展以“讲正气,守规矩,比工作,树形象”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完善了《社区、村居科学发展考核办法》《农村财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村级工作画出了“红线”。每月组织党建、规划、环卫、经管等科室对63个村的工作进行考核打分,考核结果与村级工作经费直接挂钩,对季度考核连续排名末位的,由街道纪工委进行诫勉谈话,对诫勉谈话后无明显变化的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 今年以来,从“不出事”到“想干事、敢干事”,村“两委”干部精神风貌不断转变。在涝洼、西邢两村的棚改工作中,村干部率先签订协议、率先腾空房屋,打开了工作局面,307户不到4天时间全部签完协议。在面对特大洪涝灾害的抗灾救灾中,广大党员干部舍生忘死、冲锋在前;在灾后生产自救中,该街道更是攻坚克难、顽强拼搏,在11月15日全部完成受灾房屋修缮重建,“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这一庄严承诺如期兑现。 村集体有钱要“办大事”,村集体没钱更要想方设法办实事。农村“三清”工作给不少村搭建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夏辛村一周时间征收尾欠11笔、资金30500元,当前全街道63个村正立足村情、各显其能,谋划村集体经济增收之路。 干部在一线, 下地要见两腿泥 今年是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年,提及“创城”初期,街道广大干部颇有感触:“街道位于中心城区,占据了青州市32个网格中的16个,辖区内基础设施‘历史欠账’不少、环境卫生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这铁定要打一场硬仗。” 不怕打硬仗,敢于打硬仗,这需要有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精神。从4月开始,街道200余名机关干部下沉到全街道63个村、12个居委会、156个居民小区中,挽起袖子,清理垃圾、拆除违建、规范秩序,用自身的表率,保障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 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集中攻坚,到全国文明城市的稳步推进;从森林公园、科教创新园区等18个项目8000余亩土地的征收,到2018年棚户区改造的势如破竹……在建设“生态宜居地,幸福云门山”的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身在一线、心在一线、干在一线,推动发展阔步前行。 创新解难题, 党建引领助发展 红庙小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州第一个居民小区,3.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宿舍10处、安置区2处、新小区2处、居民6600余人,这个开放式老旧小区,一度面临着流动人口多、各方诉求多、居民满意度低等诸多难题。 基层出难题,组织来解答。街道党工委以党建为引领,探索搭建网格化管理平台,以道路、河流为界划分城区12个居委会,每10栋楼推选一位网格长,每栋楼推选一位楼长,构建了“社区党委——居委会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体系,并健全居委会网格长联席会议制度,楼长议事会制度,让基层民主看得见、摸得着,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化解了矛盾纠纷,解决了存在问题,推动了基层发展。同时,推动计生、民政、社保等职能科室进驻网格服务中心,让管理和服务“一竿子插到底”,让广大群众进一道门、办所有事。 在企业,党建同样重要。合力包装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冀鲁晋告诉记者,攻坚克难,党员的作用最为突出。通过竞岗,这家企业的20个班组,一半以上的班长是党员。该街道经贸办主任刘德宁介绍说,把企业党组织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他们全力推进应建尽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