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民企发展最佳营商环境 |
——东关街道“上门服务·亲商助企”专项行动侧记 |
|
□本报记者 何赛 通讯员 徐浩 奎文区东关街道地处市区腹地,辖区内商贸企业聚集,民营经济活跃。自“上门服务·亲商助企”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东关街道高度重视、迅速部署,以企业实际问题、需求为靶向,助力企业补齐发展短板,做好企业的“身边人”、“贴心人”。 带着真诚下去 心贴心上门服务 “以前由于对业务流程不熟悉,自己办理审批业务很多时候都是事倍功半。自从亲商助企活动开展以来,街道干部帮我们跑手续、办审批,同时还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阳光100负责人说。 今年10月份以来,东关街道共组织158名街道、社区、园区干部对辖区3673家企业实行挂牌服务,真正实现了“全民皆兵,全面助企”。在服务模式上,突出“新”字,推行“一对一”代办、陪办服务模式。在服务内容上突出“全”字,街道已为900余家企业提供专业培训、人才服务等3大类15项精细化服务。在服务机制上突出“实”字,建立跟踪解难制、每天汇报制、每周会诊制,截至目前共收集汇总问题5大类70余条。 东关街道党工委书记郑海说:“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我们更加关心关注民营企业,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街道干部纷纷进驻基层,下企业,搭建起政企‘连心桥’,面对面听意见、零距离解决民营企业难题。” 补齐发展短板 面对面破解难题 素禾餐饮是东关辖区小微企业,由于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一度阻碍了发展。街道助企干部了解到实际困难后,积极向上级争取贴息贷款政策,所有的手续都是街道干部帮忙跑。 街道助企干部按要求对排查的5类问题进行细化梳理,针对小微企业反映的融资难问题,已与潍坊五板资本市场对接,协调融资事宜。针对鸢飞大酒店、十安电子科技等39家企业反映的人才招聘难问题,街道也正在组织筹备专场招聘会。“要把每一个助企干部都培养成助企服务的‘神枪手’。不管是资金、人才、规划等任何方面的问题,我们都要求助企干部以最严实的作风对问题进行精准打击,助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补齐发展短板。” 提升服务质量 实打实营造氛围 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及时报道“亲商助企”工作动态和亮点做法。第一时间组织助企干部学习《联系服务企业干部应知应会知识汇编》,并深入企业积极宣讲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指导企业用活、用好、用足各项政策,营造了覆盖面广、知晓率高、影响力大的“亲商助企”行动氛围。 下一步,东关街道将加大跟踪督导力度,提升专业服务水平,拉高标准,拓展深度,把着力点放在帮助企业做好规划运营和业态优化升级上,增强企业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