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 新科普 新作为 |
——2018年全市科协科普工作综述 |
|
□本报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张学锋 高庆华 2018年,市科协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推动科普工作转型升级为主线,创新思维、打造亮点,积极作为、真抓实干,全市基层科普设施不断拓展,科普形式、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科协先后被授予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答优秀组织单位、全省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省科普创作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全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四个城市”建设。 品牌重塑 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鲜明 举办了第33届潍坊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收集了来自12个县市区、5个开发区和市属5所学校申报的各类参评项目501项,择优推荐115件优秀项目参加第33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44个,二等奖38个,三等奖33个;11项推荐参加全国赛并获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创意奖2个,占全省总数(101项)的十分之一。参加了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4支参赛队中有9名学生获奖。 举办了第18届潍坊市机器人大赛,来自全市125所中小学校的261支参赛队共860人参加角逐,对190名科技老师进行专题培训。择优推荐35支代表队参加山东省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并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5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0个。3支代表队推荐参加全国赛并获奖,占全省总数(14支)的五分之一。 组织参加了第一届山东省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潍坊参赛选手占全省的二分之一,参加了全国创意编程与人工智能大赛并获奖,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市科协、市创新教育研究院及10个学校荣获全省优秀组织奖,占全省表彰总数(20个)的60%。 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进校园活动,邀请中科院和省青少年科普报告团6名专家教授走进奎文、坊子、寒亭、高新、安丘和临朐的21所中小学校,与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并做科普报告,涵盖科技创新、生物化、人体奥秘、国学书画、心理卫生等多个领域,受益学生达7500人。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创新技能系列活动,新增无人机比赛、科技小论文和科普知识演讲比赛内容,组织22名中学生和科技教师免费走进北京化工大学、四川大学参加高校科学营;7所中小学校参加全国和省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占全省参与学校的十分之一,1所学校荣获全国优秀实施学校,1项作品获全国优秀学生作品。 协调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考试服务中心落户潍坊科技学院,指导开展首期机器人等级考试培训,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机器人等高新科技领域深入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搭建了新平台。 聚焦主题 科学素质系列活动蓬勃开展 开展“走出去”学习交流。组织有关县市区科协先后赴河北、天津等地参观学习,在湖南大学成功举办潍坊市科协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服务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以集中培训、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互动研讨及现场教学相结合,更新观念,交流智慧,促进发展。 开展纲要工作督导调研。调整充实完善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十三五”全市科学素质纲要工作暨做好国家和省中期评估迎检的通知》,发动基层和成员单位围绕纲要方案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先后到高密、寿光、青州、临朐等地进行督导调研,采取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台账资料、组织座谈交流和现场站点查看等方式,认真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措施,健全完善领导工作机制、工作方案推进和保障措施,起草撰写了《加快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调研报告》(初稿)。 组织参加了2018年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在7个月28个周赛中潍坊市参与活动总人数109.8万人次,占全省参与总人数(208.4万)的二分之一。组织参加了2018年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答活动,潍坊市参赛总人数130万人次,占全省参与总数(151万)的86%,潍坊市科协、诸城市科协等6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单位,潍坊市科协列全国市级单位第11位,诸城市科协列全国县域40强第二位,为山东省位列全国第二贡献潍坊力量。 组织参加了2018(首届)山东省科普创作大赛,市科协被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全市有51件作品获奖,其中,科普文学类33件,科普视频类9件,科普摄影类9件,占全省表彰总数(490件)的十分之一。 精心组织实施了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潍坊市科协、诸城市科协、寿光市科协荣获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潍坊市科协、诸城市、奎文区和昌乐县科协荣获山东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寒亭、坊子、寿光、高密、安丘、临朐县科协组织的活动荣获山东省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积极申报承办山东科学大讲堂活动。承办山东科学大讲堂潍坊分场24场,占全省活动总场数(98场)的五分之一,协调财政资金择优配套补助17场科学大讲堂项目活动,加大科技传播的力度。 完善服务 基层科普平台资源优化拓展 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调研。协调整合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等科普资源,发挥科技人才资源优势,扎实推进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指导基层新建农技协、开展科技带头人培训,临朐、昌乐7名专家入选山东省精准扶贫专家服务行动专家库,1名专家被表彰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临朐县科协代表基层在省科协八届八次常委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联合财政推进实施数字科普扶贫工程。新建数字科普终端132台,在全省率先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全市337个省定扶贫村数字科普服务全覆盖,目前全市建设开通数字科普终端1257台,辐射12个县市区和2个开发区。 联合宣传部门组织开展全市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指导基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依托科普专家团、新建市级科普专家人才库,成立农业科技志愿服务分队,助力乡村振兴,为全市226名大学生村官和帮扶村100个贫困户免费订阅科普杂志。 开展科普教育基地创建认定。联合消防支队创建命名41家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表彰全市23名优秀消防科普工作者,新建消防科普体验馆4家;联合教育局创建认定科普教育基地36家,目前全市科普教育基地已达184家,其中省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30家。 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规范建设第二批全市科普中国e站160个,其中社区科普e站87个,乡村科普e站34个,校园科普e站39个,目前全市已建成备案科普中国e站364个。在潍坊电视台、广播电台、《潍坊日报》、《广播电视报》分别开设科普专版8期、专栏4个,链接下载使用科普中国平台资源渐成常态,昌乐县科协被中国科协表彰为“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优秀典型案例”。 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联合财政择优推荐19个优秀科普社区、协会及科普教育基地获省表彰奖补,占全省总数的十分之一。组织对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进行自查评估验收,做到项目应检必查评估全覆盖,监督指导基层发挥奖补资金效能,运用市场手段推进科普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新建社区科普馆5家,科普e站、科普大屏26个,科普广场2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