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记忆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偷得青州一岁闲
2019年度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年度审核公告
伍子胥被杀原因复杂
国内知名专家坐诊融和 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2019年01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偷得青州一岁闲
——欧阳修的青州岁月



  ◎袁训新

  欧阳修于宋神宗熙宁元年至三年(公元1068——1070年),以兵部尚书知青州,兼东京东路安抚使。熙宁元年是王安石变法的前一年。这里的“兵部尚书”是个虚衔。当时的青州属京东东路,是京东东路的首府。此番迁知青州,他的心情是极其灰暗的。在来青州的前一年,他受到无端诬陷,虽查无实据,但心力交瘁,因而多次告老乞退,但诏书不允,无奈之下,他沿运河登上从开封(东京)驶向山东方向的官船。他没有想到,一来青州,他就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
为政尚宽简
  欧阳修在青州的岁月虽然短暂,但遗泽深远。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始终坚守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为政理念。
  史书记载,欧阳修知青州,到州三五日,事已“十减五六”。一两月后,“官府如僧舍”。两年之后,便呈现“岁时丰稔,盗讼稀少”的局面。他的儿子欧阳发在《先君事迹》中说:“先公(指欧阳修)平生连典大郡,务以镇静为本,不求声誉,治存大体,而设施各有条理,纲目不乱,非盗贼大狱不过终日,吏人不得留滞为奸。如扬州、南京、青州皆大郡多事,公至数日,事十减五六,既久,官宇阒然。”可见他在青州勤政有为,断事决狱精敏高效,延续了他一贯的执政风格,即为政宽简。
  什么是为政宽简呢?《宋书·欧阳修传》评价欧阳修:“凡历数郡,不求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有人问欧阳修:“怎样做到为政宽简而不驰废?”欧阳修回答:“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驰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烦碎耳。”就是说,“宽简”既不是放纵,也不是粗略,是不苛急,不烦碎。
  欧阳修的为政宽简,实际上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旨在便民。欧阳修于嘉祐三年(1057年)6月,继包拯之后做开封府尹,包拯以严苛闻名,威猛刚断;欧阳修则是不苛急、不烦碎,如宓子贱鸣琴而治,政简刑清。应该说,后者是一种更加高明的执政艺术。
  欧阳修“宽简”的政治风格,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少年时的家庭影响,天性仁恕。欧阳修四岁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母亲曾对他说:“你的父亲做官,经常晚上点蜡烛治官书,屡废而叹。我问他,他说:‘这是死狱,我想为他求条生路却没有办法。’”欧阳修终生继承父亲的仁恕品格,并自觉运用于施政和治史之中。二是针对着当时的弊政。欧阳修虽为一代文宗,但其抱负首先在政治。他说:“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他主张“节用”“节兵”、与民休息,为政有果敢之气、刚正之节。与“宽简”相对立的是一种“苛政”。柳宗元在他的《捕蛇者说》中形象地刻画了“苛政”搞得百姓鸡犬不宁的状况,孔子说“苛政猛于虎也”。“宽简”的为政理念体现了古代儒家和道家治理思想的精华,对今天的社会治理不无借鉴意义。
务实而爱民
  《宋史》记载欧阳修“论事切直”。“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
  北宋的变法,前后共有两次。一是仁宗庆历时,称“庆历新政”,范仲淹为相。二是神宗熙宁时,王安石为相。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坚定支持和参与者,他曾著《朋党论》为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辨诬,文章传颂千古。王安石的变法包括青苗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免役法、保甲法等,本意在于富国强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推行不得其人而失立法本意。”
  熙宁二年,王安石开始推行青苗法,在朝廷内外引起激烈争议。欧阳修在知青州任上连上两道札子申明自己的意见。他认为,由官府发放青苗钱不应收取百分之二十的利息,赋税太重;对不愿借钱的人户不应强迫借予;由于“丰年常少而凶岁常多”,一次借钱未还的第二次不应再借,免得积欠过多,在丰年一并催索,“则农民永无丰岁”。说明这项政策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不是泽惠百姓而是成为了与民争利。欧阳修不仅敢于直言,而且在他所管辖的京东东路“擅自”停止了散青苗钱的做法,此举受到了来自神宗和王安石的“谴呵”,但显然熙宁变法与欧阳修的政治理念产生了矛盾,他告老退休的心情变得更加迫切了。
  王安石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但在实际运作中的确出现了许多弊病。如青苗法规定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地方官又以多散青苗钱为功,层层加码,层层摊派,导致“取利已厚,伤农已深。”欧阳修连上两道札子,体现了他一贯的爱民情怀。爱民者,民亦爱之。所谓遗爱在民,民有馀思。
优游山水间
  青州处海岱之间,山水佳胜,人文荟萃。他没想到这里有一片好山水。他在《题青州山斋》中说:“晚来青州,始得山斋宴息。因谓平生相见而不能道以言者,乃为己有。”“山斋”是他在青州的住处,他说喜欢诵读常建的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在这里见到了竹林、幽径、花木、禅房这样的物景,却写不出称意的诗来,因而自叹“文思之衰”。这似乎不是一种自谦,而是多年的衰病消磨了他的诗情与诗才吧。他对青州的“山斋”是特别地钟爱,写下《山斋戏书两首》,有“正是山斋睡足时,不觉花间日亭午”“经春老病不出门,坐看群芳烂如雪”之句,大约那个时候的青州就是一座花的城市,他在花间是如此地沉睡与惬意。
  他钟爱青州的山,对青州的山简直是赞不绝口。《题留南楼》绝句两首,其一云:“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面孱颜。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这里的“孱颜”通“巉岩”,指高而险的山。其二云:“醉翁到处不曾醒,问向青州作么生?公退留宾夸美酒,睡余倚枕看山横。”欧阳修自号“醉翁”,以《醉翁亭记》留名千古,此诗之义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青州的山水之间了。
  在初来青州的熙宁元年,欧阳修就登临表海亭,写有《表海亭》诗:“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颍田二顷春芜没,安得柴车自驾还。”表海亭也称望海亭,在青州南阳河畔的高处,两水交汇的地方,近可观览东阳城、南阳城的全景,远可极目北海。青州的山水虽是如此美好,但欧公的心情却是盼望着回到那日思夜想的颍州,他梦绕魂牵的故乡。
  历史已经远去,但现在的人们仍然可以借助一些契机不断地实现与古人的对话,也许历史从未远去。萧瑟初冬,落叶满地,与二三友人拜谒青州三贤祠,范公井依然,唐楸宋槐苍老遒劲,铺展于湛蓝的天幕之上,抬眼望去,顿生高山仰止之感。
  (本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青州文史专家张景孔先生的《欧阳修知青州》一文,特作说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