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哲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以案件高发、被骗数额巨大、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而被广大市民深恶痛绝。接了一通电话、网上聊了几句,就被骗子骗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钱财的案件屡屡发生。为最大限度地防止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降低群众财产损失,去年以来,市公安局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宣传防范,加大电信网络案件打击力度,利用110接警指挥中心、反诈中心、报警群众“三方通话”模式,并与省反诈中心、银行金融机构、通信运营商等部门快速联动,对涉及电信诈骗的资金账号、电话等通讯号码快速拦截阻断、紧急止付处置。 从我市2018年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类型看,发案率位居前三位的电信诈骗案件分别是,刷单诈骗占发案总数的32.61%,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占发案总数的17.39%,网络购物诈骗占发案总数的10.14%;涉案总金额居前三位电信诈骗案件分别是:冒充领导类诈骗占涉案总金额的22.42%,刷单类诈骗占涉案总金额的21.66%,贷款类诈骗占涉案总金额的9.60%;个案平均损失居前三位的电信诈骗案件是冒充领导诈骗、冒充公检法机关人员诈骗、冒充军警诈骗。另外,冒充银行或保险客服诈骗、盗刷信用卡诈骗、退款退税类诈骗、网络游戏类诈骗、网络交友类诈骗也属我市高发案件。 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民警提醒,远离电信诈骗,广大市民要牢记“五不一及时”防骗口诀:一是不怕“公检法”打电话,常用手段是谎称他人洗黑钱、包裹藏毒、银行卡涉案要求配合调查等;二是不信QQ微信老板转账要求、网络异性主动交友、银行卡升级、信用卡提升额度、无抵押大额贷款;三是不点不明来历链接;四是不贪刷单刷信誉、各类补贴、退税、中奖、高额回报投资;五是未核实身份不转账,不泄露验证码、银行卡信息;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 不论骗子采取什么手段,只要涉及转账、汇款、交费等,当事人都应该提高警惕,要通过多方途径进行核实;遇到可疑情况要多与亲朋、同事等商议,并及时拨打公安机关以及金融部门的常用客服电话进行多方查证核实。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均有专门部门负责反信息诈骗工作,市民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及时拨打110报警,争取尽快挽回损失,并保留好相关证据,为公安机关侦查办案提供线索。 2018年,先后成功预警劝阻13913名群众免受电信网络诈骗危害,避免经济损失8762.8万元;紧急处置止付涉案银行账户2549个、第三方支付账号166个,止付资金1.054亿元;冻结涉案银行账号1851个、第三方支付账号70个,冻结涉案资金1.008亿元;封堵、拦截涉案嫌疑电话号码726个;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623人,同比上升3.66%;破获案件565起,同比上升10.35%;打掉电信网络诈骗团伙52个,窝点53个;返还6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群众被骗资金560余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