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荧屏“赶考”,群众当场“阅卷”,寒亭区—— |
电视公开问政让落实“实打实” |
|
|
□本报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于志君 黄小龙 “城区多条道路为什么要同时整修?严重影响我们的出行和生活!” “个别物业滥用管理职权,乱收费还不提供相关服务,你们是怎么监管的?” …… 2月22日晚,在寒亭区电视台一档节目中,一场“电视问政”让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4名被问政的干部倍感压力,却让现场观众拍手叫好。借济青高铁潍坊北站开通等契机,从去年开始,寒亭区启动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提升工程,其中道路施工带来的不便尤为引人关注,在问政现场多次被问及。尽管没能赢得百分之百满意,但最终,提问者和现场观众表示对这项民生工程理解和支持。“原先我们只顾埋头干,对这些工作的公开力度不够,一些细节做得也不到位,给辖区居民造成一些困扰,这次问政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寒亭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孙玉秋说。 不止是道路问题。在问政现场,延期交房、房产证办理难、供暖不达标、物业管理混乱等多个住建领域的短板痛点被揭出。泰祥花苑小区居民邢杰,一下子就提了三个问题,要求当面给出答复和解释。 针对问政中提出的所有问题,该区住建局4名干部一一解释、答复,局长孙玉秋当场表态:“问政的这些问题,也包括我们已经掌握和后续反馈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会立即研究、立即落实,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诉求,马上落实具体责任人,明确解决时间,确保尽快解决。” 落实是问政的目标。今年,寒亭区将全面落实省、市“工作落实年”相关会议精神,力求通过公开问政方式,激发全区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的内生动力,加快各项工作特别是涉及民生工作的高质量落地落实。首要举措就是开通了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区委宣传部和区广播影视集团承办的电视问政栏目——《问政面对面》。该栏目通过线上、线下获取的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及建议,确定被问政部门单位,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城乡居民代表、行政和服务对象、客商代表、投诉举报人等,对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问政。“我们将根据观众、网友反馈和问政领域的变化,逐步探索改进电视问政的形式,让电视问政更好地推动全区工作落实。”该栏目策划制作者、寒亭区电视台栏目部主任涂建忠说。 问政不是目的,落实才是根本。在寒亭区印发的电视问政工作方案中,问政后的整改落实被突出强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区里明确要求,被问政部门单位对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问题必须马上进行整改,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对整改情况进行督办,对落实整改不力的,移交区纪委监委进行问责。整改和问责情况通过新闻媒体跟踪采访报道、公示。 实际上,公开问政在寒亭并非首次,早在2012年,该区就上线了“民声在线”网络问政平台,7年来已解决群众诉求1万余件。此次电视问政的启动,进一步拓展了群众诉求表达渠道。“无论电视问政还是网络问政,我们的目的就一个,全面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力促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寒亭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寒亭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春媛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