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谋到新处 抓到细处 干到实处
2019年04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谋到新处 抓到细处 干到实处
我市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2019年潍坊市全民健身活动现场
  ▲滨海国际风筝冲浪赛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2月在看望冬奥备战运动员时指出,体育强则国家强,国家强则体育强。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市“工作落实年”动员部署暨“双招双引”对外开放推进会议召开后,新一届市体育局班子迅速行动起来,找准定位,主动谋划,担当作为,狠抓落实,主动把体育发展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重点从八个方面“着力”,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体育强市建设新局面。
着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边实践边学习,坚持学懂弄通做实,在学深悟透、务实戒虚、整改提高上持续发力,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党性心性、忠诚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和实际行动。认真组织开展市直体育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守“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践行“两个维护”。
  推进党的建设规范化发展。党组全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不少于两次,党组成员调研指导党建工作不少于6次,理论中心组学习每月1次,党员学习及谈心谈话每月均不少于两次。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党建示范点、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发挥引导带动作用。丰富党员培训教育管理方式,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组织“学习强国”等线上线下学习,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配强配齐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提高党务工作水平。深入推进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体育社团党建工作,扩大党建工作社会覆盖面。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制定《2019年度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和年度廉政教育专题计划,制定有效防控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图,形成严密的内控机制。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及时谈话提醒、约谈函询。规范民主决策和工作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事项报告制度。推进政治生态建设,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五项法规。落实“一岗多责”,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多责”明细表、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联系点。健全督导和问责机制,半年一次督导、考核基层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落实情况,强化考核结果综合运用,以问责促担当。
着力提升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办好潍坊市第二十届运动会。分别组织市运会青少年组、行业组、老年人组,展示我市竞技体育发展成果,培养、锻炼、选拔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全市人民奉献一届“精彩、节俭、绿色、和谐”的高水平体育盛会。
  做好25届省运会参赛队伍组建工作。优化调整项目布局,增设划艇、龙舟项目,努力实现与奥运会、全运会、省运会训练项目的精准接轨。大力发展冰雪项目,利用国家冰雪项目运动队在全国跨界跨项选材机遇,选拔输送一批冰雪项目竞技体育人才;加强冰雪项目运动队建设,积极与冰雪运动先进地市开展交流合作,抓好高水平人才引进,为我市冰雪运动竞技人才队伍建设蓄力。加强队伍改革,坚持走精兵之路,科学规划省运会参赛目标和队伍组建规模,完善选材、训练机制,缩小与先进地市差距。
  办好2019年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本项赛事是国际最高水平的青少年国际象棋赛事,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2019年国家最高级别的A级赛事,届时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优秀棋手参赛。
  做好全国、全省重要体育赛事参赛工作。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力争取得4至6枚金牌,金牌和奖牌数超过上届;组队参加2019年山东省锦标赛、冠军赛,力争取得金牌100枚以上,综合成绩达到全省前列。
  抓好体育项目基地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水平体育训练基地的争创,年内争创1个国家级单项体育训练基地,8个以上新周期省级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基地。组织开展2019—2022年度潍坊市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2018-2021年度潍坊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评估认定工作,推动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发展。
  加强运动员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体教结合优势,着力提升市、县两级体校文化教学质量,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做好运动员文化统考工作,确保通过率居全省前列。
  抓好反兴奋剂工作。认真落实国家、省反兴奋剂工作要求,在中小学校和体校运动队中开展反兴奋剂教育,加强专项治理,坚决杜绝服用兴奋剂事件。
着力发展体育惠民项目
  提升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工程。投入850万元,新建更新行政村(社区)健身工程480处;完善“10分钟健身圈”,在中心城区新建55处全民健身设施和一批球类运动场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建设城区示范样板,突出智能化、多样性,将体育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汇总全市健身场馆、健身设施数据,发布智能导航图。抓好省级救灾工程项目落实,对临朐、青州、昌乐、寿光四县市灾后受损全民健身设施进行评估、重建,确保年内完成建设任务。
  打造“全民动起来、城市更精彩”全民健身品牌。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建设、高品质发展,着力打造“全民动起来、城市更精彩”全民健身运动新品牌,整合活动资源,搭建共享平台。办好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潍坊市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月、山东省第十一届“百千万”潍坊赛区预赛,山东省第五届沿海骑行大奖赛(潍坊站)、潍坊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活动,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发展;每月发布群众体育活动,扩大知晓率,提升影响力,提高参与度,努力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全年不断线。
  举办2019年潍坊“足球月”活动。借助2019年中国足协潍坊国际青年女子足球锦标赛、“鲁能?潍坊杯”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两大国际品牌赛事举办契机,组织市业余足球联赛、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我与足球最美瞬间、青少年足球座谈会等活动。带动、促进潍坊足球运动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擦亮潍坊足球名片。依托鲁能足校、奥体公园、市体校等资源,着重从布局设计、课程学习、实践锻炼等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潍坊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拓展潍坊足球文化内涵,打造潍坊足球名片。
  改革提升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工作。改革社会体育中心(原老体中心)职能,加大、提升社会体育服务职能。举办体育科普大讲堂,加强全民健身活动指导;组织分级培训,新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以上。高标准抓好2019年全国(潍坊)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开展国民体质监测“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进工厂”活动,完成5000人监测任务。
  开展青少年体质提升行动。组织举办2019年潍坊市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各项目比赛。组队参加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协助做好省中学生运动会参赛工作。办好2019年潍坊市中小学超体重学生健康夏令营活动,完成300人培训任务。开展中小学生普及游泳运动培训工作,完成6000人培训任务。
  打造老年人体育运动品牌。深入开展以“器材进站、培训进站、展演进站、考核进站、管护进站”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进站、健身养老”优质服务项目提升活动。打造“健康潍坊”门球联赛品牌,2019年全市门球联赛分赛区达到9个,注册队伍突破170支,参赛队员突破1600名,赛事突破1200场次,扩大潍坊门球社会影响力,打造赛事品牌。持续组织好太极拳和健身气功普及培训,举办全市太极拳、健身气功展演活动,参与人员力争达到2000人以上。
  抓好非奥运项目发展。举办非奥运项目裁判员培训班,力争培训二级裁判员100名以上;举办“五棋一牌”升级升段赛10场以上,为棋牌类运动爱好者提供晋升平台;组队参加省级以上非奥运项目比赛,争创优异成绩。
  着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推进体育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做好潍坊市全民健身中心前期规划论证和建设筹备工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推动高新区万声健身工场、奎文区铁路体育公园(线性城市口袋公园)、潍城泰山体育智造小镇、寒亭区中房体育公园、诸城市赛拉松国际定向越野运动基地、诸城市奥体枫香小镇旗舰店、高密市体育培训综合体、山东泽普医疗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高密市)、临朐县智慧体育十八变、滨海区渤海之眼水上运动休闲中心十大项目建设。
  推动体育小镇建设。提升、完善安丘市国际运动休闲小镇、临朐县九山镇负氧体育健康小镇建设,丰富体育内涵,使小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加强谋划,以鲁能足球学校为依托,全力推进鲁能足球特色小镇建设。
  做好体育休闲和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坊子区FBA篮球联赛、青州市自行车、临朐县登山越野、峡山区国际乡野马拉松赛及高密市、诸城市、寿光市、昌邑市、滨海区、保税区马拉松赛事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扩大“体育+”“+体育”体育休闲和体育旅游运动项目影响。市、县两级联动,以“一县(市区)一品牌”全民健身特色赛事为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精心培育高端品牌赛事。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和各类体育协会的合作,积极引进和申办高等级重大体育赛事。积极探索和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努力打造知名品牌赛事。丰富业余体育赛事,引导、支持体育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竞赛活动。
  支持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俱乐部,提供政策支持保障。加强对体育俱乐部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运营质量,更好地服务市民健身。 
  开展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市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体育休闲旅游示范点及体育健身综合体等先进业态示范点的创评工作,促进体育产业新业态发展。
  着力开展体育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在乡镇(街道)体育总会组织建设全覆盖基础上,制定全市村(社区)体育健身组织建设发展规划,力争到年底,全市村(社区)体育组织达到2000个以上。推进资源整合利用,广泛引导社会力量在农村建立体育社团组织,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类农业企业、农业园区成立基层农民体育社团组织。
  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加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确保年内全市行政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高标准完成行业扶贫任务,提前一年完成全市337个省定扶贫村建设任务。出台《潍坊市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维护办法》,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提高城乡体育健身设施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加大农村综合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力度,在有条件的镇、村规划建设一批功能较为完备、灵活多样的体育场馆设施,打造一批“样板工程”,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健身需求。
  开展农民体育活动。按照“就地就近、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积极组织开展农味农趣运动会、美丽乡村健步走、快乐农家广场舞等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常态化、制度化和生活化。积极推动农民体育事业与“三农”事业融合发展,创设一批具有“三农”特色的农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基本覆盖我市农业主要行业、不同地域;加快创新农民体育赛事组织机制,打造一批“农”字号的体育特色品牌赛事活动。加强农村健身活动指导和服务,力争每个村都有一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广泛开展广场舞、健身气功等项目培训,为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着力推进改革创新
  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机构改革要求,高质量完成市体育局“三定”规定和各项改革任务,做好审批事项对接划转工作。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契机,优化直属事业单位职能设置、职数设定,发挥最优体制布局,选优配强基层单位班子成员。
  深化体育协会改革发展。完善《潍坊市体育社团千分制考核办法》,强化市级体育社团规范化建设,实现半数以上市级体育社团“有办公场所、有规章制度、有基层党组织、有1项品牌赛事活动”。成立市健身气功协会、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提升全市单项协会架构,更好服务全民健身运动。
  确保体彩销售稳步发展。积极适应体育彩票管理制度及销售办法改革,扭住增机扩容不放松,巩固市场覆盖率;强化业务学习培训,提升有效终端数量;继续搞好站点标准化建设,提升体彩站点整体形象;加强工作指导,落实工作机制,确保销量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着力抓好“双招双引”工作
  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力开展“环境优化攻坚”行动,把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体育行政审批事项坚持“一次办好”;落实“体育部门主管场馆向高层次人才免费开放”“免费为群众开展体质监测,提供科学运动处方”等体育为民服务事项,把好的惠民措施落到实处;积极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支持,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全力做好跟踪服务指导工作,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当好新时代的“店小二”,提高主动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招才引智工作。结合体育行业特点、需要、专业特长,进一步提升体育行业招才引智精准度,突出抓好优势项目高端人才引进,着力补齐弱势项目短板。积极到体育专业院校及“双一流”大学招引高端人才和团队,将高水平教练员引进充实进各训练单位;加强与国内高等院校合作,提高体校办学及科研水平;加强与体育总局排管中心、手曲棒垒球中心、中国帆船运动协会、中国足协等合作,提高四个“国”字号基地的管理、服务和保障水平。
  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抓好体育招商工作,重点引进符合新旧动能转换和我市体育发展规划,在体育行业领域处于领先水平,能促进体育产业聚集、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抓好潍坊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尽早落地;扎实做好体育休闲运动小镇等体育产业项目推进和新项目引进工作;着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管理、高端赛事引进、体育运动休闲、知名体育公司引进、“互联网+体育””体育+”等方面做文章、求突破。
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将安保维稳工作放在“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制定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每半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应急演练。强化排查,紧抓防控,全面升级餐厅、学生宿舍、训练场馆等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健全接访制度,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意识,强化工作落实,确保系统不发生大的问题。
  开展寻标对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标先进城市,到先进地区进行专题学习的工作要求,实施寻标对标提标行动,省外对标苏州、省内对标青岛。通过全面提升目标定位、工作标准,打开新视野、进入新境界,推动体育工作提档升级、进位争先。
  开展制度创新攻坚行动。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制度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各项体育工作任务,解决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瓶颈和困难,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务实管用的工作推进、运行、督查、管理和监督制度,推出一批制度创新成果,确保各项工作科学、规范、高效、务实。
  加强文明创建工作。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制定下发《潍坊市体育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组织道德模范评选和先进典型挖掘宣传,发扬体育精神,弘扬主旋律。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在全民健身活动、各类体育赛事中融入文明创建,倡导全员参与。成立体育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贯彻市委干部工作会议精神,根据体育系统人才队伍发展现状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构建“五突出五强化”干部工作新机制,鼓励干事创业,鼓励攻坚克难,大胆使用“李云龙式”的干部。加强优秀中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开展各类提升专业水平、综合能力的学习培训,形成人才梯队和骨干力量。 
  创建“播撒健康 共享快乐”党支部。将党建融入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传播体育精神。大力开展强教育水平、强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的党支部创建活动,播撒心灵健康之根、身体健康之本、全民健康之源,共享学习之乐、运动之乐、工作之乐。
       本报记者 潘来奎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