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显首善之区 铸就文明之魂 |
——奎文区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区 |
|
□本报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高斐 张洋 作为潍坊市中心城区,奎文区创新实践、统筹推进,充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与全区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精心谋划“自选动作”,形成具有奎文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走出了一条创新实践之路。全区组建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队伍300余支,有力带动了传思想、传政策、传道德、传文化、传技能等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 创新实践品牌 沐浴和美之风 在全国首批“四个一百”最美社区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日开展的社区“百名孝星”评选活动如火如荼。社区通过“夸夸好婆婆、好媳妇”“说说好邻里”“讲述好家风”等形式,评说身边事、身边人。大家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进和谐。 奎文区积极借鉴他地成功做法,突出地域特色和行业特点,按照有标识、有阵地、有制度、有队伍、有计划、有记录、有特色、有效果“8个有”建设标准,做好硬件打造工作,涌现出了一批可讲、可看、可宣传、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示范点。金都社区打造以“三融三悦”“四社联动”志愿服务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屯社区依托村史馆打造以乡村振兴、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奎文区税务局打造以税务宣传、税务服务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一批群众乐于参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正遍地开花,乐享万家。 上档次接地气 浸润百姓生活 在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福好家风”“绿动空间”“调兵遣将,棋乐无穷”等活动的开展,真正将“习理论、习法规、习礼仪、习经典、习关爱”传向百姓。 奎文区统筹各类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等资源,依托道德广场、志愿服务广场、主题公园、小区楼宇、文化街巷等公共场所,通过设置牌匾、标识、宣传展板、文化墙、主题雕塑等形式,重点打造了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小区、楼宇、一条街。广文街道建设的“习语长廊”,让群众“日用而不觉”;樱园社区设置新时代文明实践体验角,为宣讲骨干提供“先学、先知、先行”体验实践平台。同时,该区整合干部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志愿服务队伍以及群众志愿服务队伍,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传递党政好声音、凝聚奋进新力量的有效阵地。 创新活动形式 示范引领带动 群众最关心的,就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方向和原动力。 奎文区8个街道、16个社区已完成试点,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布局合理的工作网络,为全面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创新“讲、评、帮、乐、庆”新时代文明实践形式,立足群众所想、所望、所需,广泛开展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主题活动。去年以来,全区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活动360余场,听众近2万人次。“奎文最美系列”评选,打造社区“好人之家”,学模范、争先进蔚然成风。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让“爱满奎文”成为风景线。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奎星闪耀”全民艺术大赛,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打好一张张新时代、新文明、新实践的文化“传承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