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全市信访工作暨积案化解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俊富健康护理小镇项目奠基仪式举行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潍坊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奎文整治市容“顽疾”还市民洁净环境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五次会议
夏收农机收割忙
一“站”到底 打造鸢都巴士新“靓”点
盐碱地长出“金”苹果
2019年06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盐碱地长出“金”苹果
——乡村振兴之滨海村企联建



  □本报记者 邵光耀
  六月的风从海上吹来,弱小的苹果枝干上已经结出了零星果实。
  在滨海区大家洼街道周家疃村北侧,一行行的苹果树已经在这片盐碱地上扎下了根。新栽的苹果树并不粗壮,大部分用细竹竿支撑着,树干上一个个黄色的套袋里有果实在慢慢生长。苹果树的主人袁景海正在地里与村民一起忙碌着。“这一片加上北面那一片一共是400亩,从去年开始流转土地、平整土地、栽种果树、精心护理,现在才初见成效。”袁景海说。两年前,袁景海将自己盈利良好的化工企业交给儿女打理,以65岁的年纪二次创业,而这次他瞄准的是家人并不看好的农业。
  “家里人都觉得搞农业生产见效慢、风险大,有些得不偿失。开始的时候我也有些顾虑,但是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我们做事必须顺势而为,敢闯敢干,才能有所成就。”袁景海说。2018年他在当地街道的支持下,通过流转以每亩650—800元的价格获得400亩土地开始苹果种植。袁景海表示,村民在这片盐碱地上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收益比较低,他流转土地的初心也是想带领村民走向致富道路,回馈村民。现在,村民不但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收益,在苹果园打工也能获得可观的工资收入,后期苹果大量生产后,村民收益更可持续。
  在滨海这片以传统渔盐及化工产业为主的土地上,农业历来比较弱势。种植苹果又谈何容易?
  按照袁景海的说法,当初之所以选择苹果种植,是看好了苹果耐储存的特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眼前这400亩土地因为弥河流经的缘故,盐碱化并没有那么严重。 
  但是,种植技术从哪里来?市场前景好,销售渠道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他跑到南京、郑州,跑到烟台小草沟,虚心学习种植技术,选择优良品种,搭建销售渠道。他走的是高端种植的路子。目前在袁景海的苹果地里,大山果业的昶富品种果树茁壮成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运用,让种植更加科学。
  “再有三到五年,这些苹果树就能大量结果,我们种植的红富士一亩地能产万斤左右,如果按照近几年的行情,年产值过千万元应该问题不大。”袁景海指着面前的一片果树,眼里满是希望。
  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滨海区结合村居少、企业多,村居和企业交叉分布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区50家规模以上企业与村居就近自愿结成帮扶对子,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产业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村居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抱团式发展规模种植、农业观光、电子商务、生态休闲旅游等现代优势产业项目,实现村居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滨海路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