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潍坊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第四届潍坊市民文化节侧记
通向文化空间
我市启动非遗合伙人计划
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出
长篇小说《柳毅山庄》出版
王锡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践行者
2019年08月0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体书店,
通向文化空间



  ◎刘建华

  近日有媒体报道,经历了10多年低潮后,实体书店行业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智能技术不断革新的大浪潮中,实体书店该如何作为,才能彰显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拥有历久弥新的时代意义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阅读,正确认识阅读人群。凡是用眼睛与耳朵去做的事情,都可以称之为阅读。承载知识与信息的各种纸质与非纸质媒介形态,都是人们赖以阅读的工具。因此,阅读人群应该是所有拥有视觉能力、听觉能力与触觉能力的普罗大众。
  其次,我们要认识实体书店在人们阅读选择中的正确地位与大致比例。原来人们几乎100%依靠报刊图书获取知识与信息,现在这一方式可能仅占比10%左右,甚至还会更低。这个变化绝不能说是人们不阅读了,而是阅读选择的媒介形态发生了变化。实体书店既要认识到这样的变化,又要相信自己在人们深度阅读选择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把这个较小比例的“狭长地带”做深做透,紧紧黏住有阅读能力的人群。
  再次,我们要正确认识实体书店的社会价值与人类价值,做成融通各种阅读社会心理的文化空间。从经济学角度看,阅读是对知识信息的选择和文本的消费过程,主要是受消费者所处时代社会心理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影响受众接受的既有新奇性趋近心理、陌生化排斥心理、偏向性理解心理等个体心理机理,也有社会思维、社会影响与社会关系等社会心理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人们的阅读选择、阅读过程与阅读效果。
  正因此,实体书店需要进行根本上的转型,就不能只是图书的简单展示台与销售处,而应该是能够融通上述各种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的文化空间。在这个文化空间里,不同圈层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并能在保持各自主体地位的同时,实现更多元的认可、认同或接受。在一个同时完全属于一个人和一群人的公共平台里,在浓郁的咖啡香味中,让各自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深邃而辽阔。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