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市委宣传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岞山街道着力做好做实做精民生工作
市委政法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动员视频会议
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市委组织部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2019北方(昌邑)绿化苗木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我市海鲜市场供需两旺
2019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民意 解民忧
岞山街道着力做好做实做精民生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王娜)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何把民生工作扎扎实实做到群众心坎里,一直是峡山区岞山街道办事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岞山街道办事处从听民意、解民忧入手,不断做实民生工作,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舒心。
  立足特困群体,打造“夕阳红”产业。农村老龄、特困群体一直是制约提升农村生活水平的瓶颈,为此,岞山街道在峡山区率先试点建立起了精准扶贫和特殊困难群体帮扶救助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康复机构,并依托养老康复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提供居家护理、集中供养两种灵活的养老康复服务。目前全街道共有55名老人实现集中供养,28名老人落实分散供养,配备机构护理员22名,居家护理员9名。完善的养老服务、灵活的补贴政策,不仅改善了农村失能老人这一特困群体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活得有尊严,同时,有效克服了脱贫攻坚的薄弱环节。
  以“孝”治村,助力乡风文明。家风正则民风淳,在推进民生工作的过程中,岞山街道深入挖掘做好“孝德”文章,让孝德文化“鲜活”起来,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喷涂1200余平方米孝德文化墙,打造孝德文化长廊;为各村统一设计制作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统一印制村规民约手册15000本,让孝德文化真正深入人心。借助“全民学习”有线电视户户通平台,设立孝德文化专栏,滚动播放各村村规民约以及好婆婆、好媳妇、孝德人家等先进事迹,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同时,选取东夏湾村、颜家庄村、岞山村作为街道孝德基金试点村,制定完成孝德基金实施方案及孝德文化赡养协议,募集孝德基金287510元,签订70周岁以上老人赡养协议226份,凝聚了孝善养老的正能量。
  “全民艾灸”,提升群众健康水平。依托“全民艾健康”的东风,岞山街道结合实际情况,将艾灸作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有力抓手,通过党委领导、专家指导、志愿者辅导、村干部督导的“四导”模式,借助覆盖全街道的网格化管理,先后投资30余万元在全街道26处卫生室建立艾灸体验馆,每个体验馆配备700元艾灸用具,组织艾灸培训3600余人次,为群众免费发放艾灸产品8791份,让少生病、晚生病、生小病、不生病的艾灸体验走进了千家万户。
  文化惠民,提高乡村振兴软实力。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岞山街道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素质和文化修养为宗旨,以服务基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投入专项资金,为街道46个行政村高标准配套建设了文化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投资50万元,建立46支乡村文艺队,充分利用休闲、假日和各种民俗节日,组织各社区文艺队伍开展民间腰鼓、广场舞、扭秧歌以及快板、小品等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投资30万元,举办“我是大明星”“生活喜乐惠”“全民学习文艺晚会”等文艺演出20场,让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工作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没有终点。岞山街道把民生系列工程作为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不求最好,只求更好,持之以恒,推进落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