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肩负起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重大责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烈士纪念设施规划建设修缮管理维护总体工作方案》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公安部预警:国庆长假全国主干道路交通流量激增
潍坊市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人选简章
潍坊市公开选聘市属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简章
2019年09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



  “愚公移山”,是一个在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寓言故事。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读到一份讲述山东省莒南县厉家寨通过整治土地、兴修水利、科学种田,使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的报告,挥笔写下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批语。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为这个伟大精神所感召,中国人民抒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全国人民面对极端困难的考验,展开了一场同自然灾害和物质匮乏的斗争。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开凿红旗渠、重新安排山河的壮举,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大寨,位于山西省晋中太行山麓海拔1000多米的山区。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大寨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苦干、实干、拼命干,从1953年开始,用五年时间,改造了全村七条大沟,把深沟变成了良田,被誉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1962年,在全国大灾和严重困难的年景下,大寨粮食亩产高出同县平均产量530斤。
  河南省林县位于太行山东麓,自古以来就严重干旱缺水。林县人民在县委带领下,大胆设想引漳河水入林县,“重新安排林县山河”。1960年初,3.7万名林县群众开始向太行山开战。经过五年苦战,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随后用了七八年时间,进行支渠配套、总干渠加高加固,直至1974年8月,红旗渠全部竣工。红旗渠被誉为“人造天河”,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仍发挥着积极效益。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