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注入动能“活水”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新姿态新作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
□本报记者 王聪聪 通讯员 杨金涛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工作落实年”部署,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通过统筹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提高土地要素保障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服务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砥砺奋进、主动作为,为加快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贡献力量,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高起点编制规划 引领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对城市未来发展而言,城市规划是蓝图,水平高低直接体现了城市发展水平。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在城市发展战略、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质和风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等方面不断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已全面启动并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各项工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前期组织开展了“规划引领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专题调研,对中央商务区、中央创新区、中央休闲区、市民中心“四大板块”选址提出建议方案,为提升城区首位度提供了规划依据,全力打造更加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 开展重点片区规划设计,组织编制了《潍柴高端装备配套产业园规划》,对《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空间布局规划》进行了完善提升,《潍坊市南部生态涵养区及绿色产业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形成规划成果。在优化交通组织方面,编制实施中心城区交通环岛整治改造规划,有效疏解了交通拥堵状况,并加快编制《重点区域人行过街设施专项规划》《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方案》等多项规划方案,规划建设了110处口袋公园,计划实施约77公里河道整治,牵头对相关排水应急工程进行调度,保证汛期排水安全。 高质量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完成了内外业综合判绘、调查举证和总体数据库建设,11个县市区通过省级核查,8个县市区通过国家级核查。此外,还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通过开展村庄现状调研和分类,确定了规划编制计划,加强村镇历史文化特色保护,完成市县两级村镇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规划编制。 严格保护自然资源 全力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 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红线”,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力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扎实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整改补划及储备区划定工作,初步完成17万亩储备区划定方案和数据库建设。改进耕地占补平衡,今年已完成验收补充耕地项目36个,增加耕地1.8万亩。完成了济青高速改扩建、济青高铁等建设项目占用补充耕地任务。认真开展补充耕地项目核查工作,确保了新增耕地数量、质量真实可靠。 科学谋划配置年度计划指标,深入调研180个市级重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对急需落地项目进行摸底,积极向省厅争取重点项目用地指标。扎实做好征地管理工作。保障防洪治理工程项目用地,抓好临时占用林地手续办理、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调整、公益林区划调整工作。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筑牢绿色发展生态屏障 推进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目前已复垦农用地6710亩。开展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专项处置行动,确定了盘活4万亩批而未供土地(2009-2018年)的任务目标。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指导临朐县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发放了首批房地一体不动产证书。开展农村闲散土地盘活利用专项行动,推进农村房地一体登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制定了天然卤水绿色矿山建设标准,组织编制了全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实施“绿满城乡?美丽潍坊”国土绿化行动,全年计划实施国土绿化15万亩,目前已完成14.8万亩。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积极推进湿地公园验收,诸城潍河国家湿地公园已通过省级评估考察。指导有关县市区加快推进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修编及报批工作。全力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组织开展湿地保护和风景名胜区问题排查整治,做好地质公园和山旺、仰天山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治销号工作。积极推进南部山区森林生态屏障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和筑牢全市绿色发展生态屏障。 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大力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防灾减灾、实施绿满城乡美丽潍坊、国土绿化行动等重点工作,将国土绿化工作与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通过大力发展优质苗木花卉产业基地和核桃、榛子、文冠果特色经济林激励等方式,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全新活力。 实施地质灾害隐患防治,组织对5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巡查会诊,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利奇马”台风期间,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派出工作组进行现场检查排查,加强应急值守、群测群防和隐患预警工作,避让转移隐患点群众503户和企业6家,共计1081人,全市无因突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全市森林防火实现零火灾零伤亡,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全市没有出现成灾面积。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矿产督查工作制度,切实维护了监管领域的安全稳定。针对自然资源部下发的2018年度部级遥感监测图斑,坚持边核查边整改,加快推进集中整改。 强化林业科技创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抓好滨海抗逆树种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日常运营,组织申报2019年度省林业科技奖,开展了2次送科技下乡活动,4人入围国家级林草乡土专家初选名单。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目前,我市有1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1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居全省前列。强化林业产业品牌宣传,高水平组织举办昌邑绿博会,高标准组织北京世园会等参会工作。提高森林保险参保率,在保面积已达137.4万亩。 全面从严治党 努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截至目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有序推进机构改革、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和“一次办好”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市辖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市局党组和各党支部同步制定了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三张清单”,推动党建责任落细落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倡导“三提一转”,梳理确定了“百项重要任务事项”,细化责任分工,确保落实到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了多种形式警示教育,建立了202名科级干部廉政档案。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一开始就抓好检视整改,已查找具体问题27条,制定了81项整改措施;举办了读书班,利用一周时间,组织县级干部进行了集中学习研讨;紧扣主题教育组织开展了“初心连民心、规划进社区”活动,深受居民欢迎。 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梳理确定了“一次办好”事项,实行网上并联审查、容缺受理、同步审查等,探索开展“多测合一”,进一步缩短审批时间。全面推行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审批”,已有13家金融机构与市县两级18家不动产登记机构建立合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联系包靠企业常态化制度,走访调研企业64家。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接下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主题教育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起来,同完成我市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流程再造、创新提升“三个模式”、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立足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实际,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斗争精神,把主题教育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担当实干中不断推动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