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翰墨青州2019中国书画年会开幕
全市国庆期间安全防范电视会议召开
市纪委市监委机关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写经典、传承廉德”廉政书画展暨“初心·使命”合唱会演
市领导走访慰问高龄老人
我市发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潍坊战役“破袭战”第三季度战果
视觉盛宴 震撼人心
近距离感受光与影的魅力
我市“中医药周”启动仪式举行
第19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会开幕
依法信访理性维权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
奋力决战四季度 确保实现新突破
2019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视觉盛宴 震撼人心
——关注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暨首届潍坊国际摄影周



  □本报记者 刘晓杰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暨首届潍坊国际摄影周开幕后,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参观,欣赏摄影作品,使他们享受到了一次艺术与心灵的碰撞,摄影家们用镜头、长短焦距的变化、光与影的捕捉带来的视觉盛宴,为潍坊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动能。
  “你看,这一幅作品,再现了当时修建红旗渠的场景,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28日,记者在国展楼一层展区东侧,见到了来自河南的摄影爱好者张爱亮。他说:“看到这么多摄影大师的精品力作,内心非常地震撼。”
  “能够感染人的摄影照片才是好照片。”组委会致敬作品——张甸先生的《我的家》和魏德忠先生的《红旗渠》,在展区吸引了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他们驻足欣赏,并时不时感叹那个年代的生产生活,仿佛记忆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时代。
  85岁的魏德忠的作品《红旗渠》中的凿石头、渡槽、独轮车、土地宣传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等镜头,把《红旗渠》专题作品展现出来,让人从画面中感受其中的时代精神。红旗渠位于今天的河南安阳林州市。1960年春,当时的林县干旱缺水,山村贫穷落后,为改变现状,当地政府提出修建红旗渠。那一年,26岁的魏德忠是《河南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他跟随红旗渠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拍照和记录。10年间,他和修渠民工同吃同住,用镜头定格了建设者许多难忘的瞬间,记录了他们勇于吃苦耐劳的无私奉献精神。如今,在红旗渠水和红旗渠精神的滋润下,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新兴城市已经巍然屹立在红旗渠畔。
  “虽然他拍摄的是家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反映的却是这几十年我们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将亲人的笑脸都装进镜头,展现了老百姓富足的生活,也传递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63岁的退休教师马永福欣赏完著名摄影家张甸的作品《我的家人》后感叹道。 
  用影像记录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张甸的作品《我的家人》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良好氛围。今年90岁的张甸曾是《东北画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年轻时忙于工作,很少顾及家人,为了弥补这种缺憾,他只能在业余时间为家里人多拍些照片,将家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记录下来,装成相册,供家人闲暇时翻看,不仅为他们的平凡生活增添几分乐趣也传承了一股温和的家风。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上,纪录类首次增设“长期关注单元”,摄影师可以用20-30幅长期关注某一题材的作品,讲述70年来与国家共同发展的影像故事。
  《潘庄村》的作者是山东工业技师学院刘磊,他告诉记者,潘庄村是自己的老家。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他,从2005年开始用镜头记录村里的发展。这一次国展,他挑选了29幅表现潘庄村在城镇化时代背景下裂变的发展状态,希望通过这组照片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乡村的变化,关心和帮助中国乡村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