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让“夕阳红”更美更精彩
2019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夕阳红”更美更精彩
——我市扎实推进老龄健康工作纪实
  ▲第七届“潍坊市十大孝星”表彰现场
  ▲全市振兴发展中医药暨医养健康产业现场观摩推进会议现场



  当“银发潮”来袭,如何做好老龄健康工作,让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关切、关注的一件大事。
  截至2018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02万,占户籍人口的22%,老龄健康工作任务日益艰巨。面对“老年人口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重”的严峻形势,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老龄工作方针,聚焦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以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市老龄事业实现创新发展。
加大投入力度
全面提升养老保障水平

  老年民生工作事关全市老年人福祉。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要求,市卫健委积极推动惠老政策全面落实,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提高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补贴标准,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老年人由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150元,100周岁以上老年人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1000元,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水平,让全市老年人更多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落实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市组建3913支签约服务团队,签约服务99.84万名老年人,目前全市老年人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达70.09%。建立“家庭病床”,已为9057名居家重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家庭巡诊、长期护理康复等上门服务。
  为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四价流感疫苗,降低流感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市各接种门诊开始接种,截至11月10日,全市共接种303594人,占年度预定任务的45.3%,年底前将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为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共担其家庭痛苦和负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到今年10月底,全市已有7259名患者接受了免费住院治疗、39250人次接受了免费门诊治疗。
  优化老年乘车优待政策,取消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卡一年一审的规定,让老年人享受到更温暖贴心、迅捷高效的公交出行服务。
  发挥中医在治未病、老年康复等领域的特色优势,扩大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大力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实施“全民艾健康”行动计划,在全市选择70个镇街、800个行政村(社区)和部分康养机构作为市级示范点,免费开展艾灸活动,有效预防治疗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目前,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都开设了老年病科,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全市100%的镇街卫生院和社区卫生中心、98.5%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93.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创建
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将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任务来抓,创建工作得到整体高位推进。2018年2月,潍坊市被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市,8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市、区);6个单位被确定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围绕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我市重点规划了49个医养综合体项目,33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04家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实现协同合作,全市医养机构已达145家,床位总数达2.3万张,全市医养供给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为满足以老年人为重点的社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不断提升康养能力和服务品质,我市将利用3年时间,建成328处集家政服务、日间照料、餐饮服务、医疗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社区居民服务机构。
  重点围绕“养谁”“在哪里养”“怎么养”“如何养的更好”等关键环节,构建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养医合作:通过签署协议,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全市有104家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实现合作模式。以医融养:全市有21家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53家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病科。以养融医:全市有44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康护服务。医养一体:潍坊市人民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了养老、康复、护理等服务;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老年精神病患者养老基地;37家镇街卫生院与敬老院(养老院)实现了“两院一体”运营;3家二级以下医院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等接续性医养机构。努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针对社会对高质量健康养老需求日益增长的实际,积极推进适老社区和健康小镇建设,通过综合提供医、康、养、学、购、餐、娱等多样化服务,满足社会各界高品质生活需求。目前,全市在建养老地产项目36个、康养小镇项目18个;已建成高品质适老社区3个,城市社区医养机构已发展到35家,通过共享医养、教育、体育、商业、餐饮等资源,让老年人不离社区就能够实现健康养老。
扎实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
构建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

  今年10月份是山东省第十五个“敬老月”,市卫健部门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以“孝老爱亲 向上向善”为主题系列活动,为老年人送温暖、办实事、解难事,引导全社会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开展“温暖重阳”走访慰问活动,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看望、走访慰问养老机构和老年人,为老年人送上了党委、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举办了全市“敬老月”文艺汇演,展现了全市老年文化发展的可喜成果和广大老年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并对第七届“潍坊市十大孝星”进行表彰;开展公益送健康活动,广泛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等宣传和义诊活动。全市各级卫健和涉老部门都精心安排“敬老月”活动,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了保障,充分体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年民生的重视和对老年人的关心关怀。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各级各部门分别走访慰问养老机构和高龄老人,共发放慰问金、慰问品等价值210余万元;开展文艺汇演、摄影展、老年书法比赛等一系列庆祝活动达100余场;开展义诊活动达120余场次,累计为3万余名老年人健康体检;全市进行普法宣传活动30余场。
积极推动健康老龄化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建设“健康潍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市卫健委围绕老年人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通过整合和合理配置健康资源,建立和完善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老年健康宣传教育。今年6月,围绕“懂健康知识,做健康老人”宣传主题,开展了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全市累计发放老年健康知识和政策宣传资料7万余份,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宣传画300余幅,开展讲座义诊等活动100余场,切实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开展老年健康主题系列活动。从今年7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了以寻访健康老人、“关爱老人,关注健康”公益送健康和“懂健康知识 做健康老人”主题征文为主要内容的老年健康主题系列活动,在市直卫生健康系统集中开展“公益送健康百日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老年健康的良好氛围。
  完善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按照《“健康潍坊2030”规划纲要》要求,积极推动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养。今年,我市在7个县市区各选取1个城市社区列入国家心理关爱项目点,对辖区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转诊干预,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推进“银龄安康”工程
兜底老年人幸福保障

  “银龄安康工程”是在全省实施的以“老年人意外伤害组合保险”为主要内容的一项惠民工程,今年,我市各级卫健部门加大对“银龄安康工程”的宣传力度,开展了“银龄安康护老人,保险惠政赢民心”为主题的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络等主流媒体,全方位宣传“银龄安康”工程的重大意义、理赔案件,提高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
  为提升“银龄安康工程”的竞争力和服务监管,增加了经纪保险公司和保险机构为保险服务共同体,强化了项目的良性竞争和监管督导,调整了“银龄安康”工程实施方案,从明年1月起,新增意外伤害骨折和意外伤害住院护理费保险责任(仅限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等内容,提高了保险保障水平。截至今年10月底,为全市1.78万人次老年人提供了2610万元的爱心保障,帮助数以万计的老年人及家庭渡过了难关。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指出“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明确要求“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这为做好老龄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随着我市老龄健康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把初心和使命落实在一件件养老服务的实事里,落在老人和子女的心坎上,多为老年人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积极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必将从梦想照进现实,让“夕阳红”更美更精彩!
     冯伟红 郭小刚文/图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