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刘福文)今年以来,高密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工作落实年”部署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重点领域,加大资金投入,扎实推进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工作整体提升、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方位出击保卫蓝天常在。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思路,综合运用“关停限建管”措施,协同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推行“冲洗+机扫+洒水+人工捡拾”“一点三计量”城区道路深度保洁和精细化作业模式;加强建筑、拆迁工地、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管控;完成国土绿化1.6万亩,控制农业源氨排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建设集中连片示范区1.5万余亩。 短期应急与长远治本结合保卫碧水长流。聚焦省控潍石桥断面达标,统筹做好企业点源治理、污水处理厂达标、河道生态修复、饮用水水源保护等工作,落实好短期应急措施和长远治本措施,推动出境水质达标排放;在北胶新河流域组织实施治理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出境水质达标问题;日排水量100立方米及以上涉水企业和涉氮磷重点行业企业全部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开展“深化清违整治构建无违河湖”专项行动,清除河湖范围内违法问题;完成饮用水源地全封闭管理,设置警示牌、标志牌,安装预警监控及视频监控系统。 强化废物全过程监管保卫土壤常净。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重点监管企业按要求定期自行开展土壤环境监测;相关企业和经营企业完成危险废物管理备案与固废系统网上年报申报;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1平方公里;建设化肥减量增效集中连片示范区1.5万余亩;示范推广全生物降解膜,该市畜禽粪污处理综合利用率达到93.3%,该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人防技防并重助力污染防治攻坚。严格落实产业政策、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管理制度,严把源头控制关口。在该市工业企业中开展环境保护“四审核一评价”大检查。购置气相色谱质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大型监测仪器设备,新建颗粒物激光雷达监测系统和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连续开展VOC质谱走航监测,对污染源进行溯源分析,精准部署落实管控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