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民生 向健康 向未来 |
——我市凝心聚力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以全省第一高分通过复审 |
|
□本报记者 于 哲 通讯员 付洪连文/图 初冬暖阳,张面河畔,金色的银杏林泛着令人温暖的光泽。晨光里,绿水清波化作一条银色长链,穿过人民广场极富艺术张力的现代城市建筑群,蜿蜒流过状元卷石刻墙。河边的木质露台上,几位市民正在练习太极拳,三五孩童恣意地追逐嬉闹,欢声笑语,好一幅怡然和谐的盛世图景。 当你漫步在潍坊街头,这样的景致随处可见。一座基础设施完备、城市秩序井然、街道干净整洁、百业兴旺发达、人民生活富足的城市,在奋进新时代的前进道路上不断实现着化茧成蝶的华丽蜕变……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写就一张张群众满意答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健全环保体制机制;得益于全市上下同心、勠力奋进、攻坚克难捍卫国家卫生城市荣誉所付出的默默耕耘与艰辛努力。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决战决胜、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姿态,将“创卫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号召化作争先创优的向上力量,将“创城为了群众、迎审依靠群众”的口号兑现为一项又一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举措,最终凝聚起全社会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全面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日,全国爱卫办传来喜讯:“潍坊对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高度重视,全民共建共管氛围浓厚,各项措施落实基本到位,城市面貌良好、干净整洁、管理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较好,整体卫生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暗访评分总得分:838.3分。”我市评分在全省各城市评分中位列第一。 向民生、向健康、向未来!创卫迎审在唤醒一座城市的同时,也见证着潍坊这座城市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书写着与时代同脉搏、共奋进的美丽画卷。 凝心聚力 坚决打赢创卫迎审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卫生城市创建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民生工程。国家卫生城市是授予城市环境卫生方面的最高荣誉,更是一个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市早在2008年就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城市,并分别在2012年、2016年两次通过国家复审,今年是第三次复审。 创卫不易、守卫更难。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市上下付出了艰辛努力,但“创卫”工作永不停歇,复审的过程就是再次创建的过程,也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秩序、市民素质的再整治、再检阅、再提升。 加压奋进、滚石而上。为再次擦亮“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市委、市政府吹响冲锋号,发出动员令,把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列为2019年度重点工作并作为“工作落实年”的重要内容。市级层面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全市迎审工作领导小组和迎审工作指挥部,各项工作顶格推动。制定了《潍坊市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方案》,市政府同有关区、市属各开发区和市直部门签订了责任书,全市上下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决心,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和畏惧厌战情绪,主动冲上去、坚决靠上去、舍得豁出去,把做好迎审工作作为检验“工作落实年”成效的重要标尺,努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创卫迎审是对城市管理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量,为加强统筹协调,奏响全民共创共建共享的迎审工作“大格局”,市卫健委、市城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等迎审牵头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在系统内成立了工作专班,夯实了行业监管责任。各区和市属各开发区参照上级做法,五大班子齐上阵,带头检查督导,靠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街道、社区、村居也都积极行动,成立相应机构,实行网格化管理,层层分解任务措施,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全民参与,属地主责、部门同责,条块结合、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全区域、全行业、全方位”推进的迎审工作格局。 广泛宣传,凝心聚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各自门户网站开辟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专栏,刊发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在主流新闻媒体设立网站专栏65个,电视专栏27个,报纸专栏61个,累计刊播迎审宣传稿件、信息1800余篇,公益广告800余条;在重点区域设立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宣传栏2.8万余个,悬挂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牌2.3万块,印发宣传画30万幅,健康宣传材料103万张,各居民小区和公共场所张贴致市民一封信134万余份;深入商户、社区发放迎审宣传资料85万余份。 期间,奎文区开展迎审小手拉大手活动,给全区5万余名中小学生每人一封信,带动了5万多个家庭参与迎审;寒亭区把全区300多名老干部组织起来,成立了25支迎审巡查志愿服务队,随时发现问题,反馈情况,参与突击整治行动;通过广泛宣传动员,我市先后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及志愿者服务活动3037次,发动志愿者33万人次,一场上下动员、全民参与的创卫迎审攻坚战全面打响。 聚焦民生 共建绿色美好家园 “国家卫生城市”这块金字招牌,不仅是全市人民引以为荣的一块金牌,更是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一块金牌。 “群众满意就是城市提升的标准”,在创卫迎审工作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标准,立足提升城市品质,发扬“绣花精神”,在方便群众上狠下功夫,在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上主动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成为迎审工作的最终受益者。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品质再提升。迎审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通过整修主次干道、改造背街小巷、疏通清理河道、增加城市绿地、实施亮化美化、清除卫生死角、拆除乱搭乱建、改造集贸市场等一系列整治、治理工程,使城市从内涵到外延都实现了提档升级、全面进步,增强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其中,改造老旧小区568个,提升背街小巷1289条。清运垃圾457万吨,拆除违章建筑50万平方米、共计7285座,粉刷立面487万平方米,覆盖绿网5070万平方米。新增垃圾桶7万个,新增果皮箱1.2万个。新建、修复路灯11788个。处理水体637处,覆盖排污明渠10万米,清除违规养殖点551个。新增、维修健康主题公园22处、健康步道26处、健康教育一条街31条。 “小区的楼道亮了,坑洼道路平整了,卫生死角减少了;菜市场变得干干净净,早餐面馆的桌椅油污没了,碗筷消毒了;游园公园多了,绿化品种多了,空气清新了,创卫迎审让潍坊变得更美了。”记者采访时,家住高新区盛华园小区的市民魏女士这样说道。 把迎审工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贴民心、聚民意,迎审过程不搞花架子,不做面子工程,大力整治突出问题,回应群众关切,真正为百姓迎审、让百姓得实惠。针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我市集中开展市容环境、城中村、城乡接合部专项整治,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农贸市场专项整治,社区单位专项整治,窗口单位专项整治,建筑和拆迁工地专项整治,食品安全和公共场所专项整治,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专项整治,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整治等九大专项整治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厕所革命”“规范摊点群”“完善证照”等专项行动。清理了一大批违章建筑,解决了一大批脏乱差问题,拆除改造旱厕14034个,新增公厕242个,新增共享公厕405个。补植、修剪绿化带1024多万平方米,新增绿化带852多万平方米。硬化路面206多万平方米,更换修补路牙石43万米。对城区内25处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提升,规范摊点群、农村大集306处。完善了各类公示栏、健康教育宣传栏,新增健康教育宣传栏21790个,定期推送专业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知识,发动群众,群防群控,切实推进市民素质与市容环境的双改善、双提升。 从违章商业街的规范、违规门头房的拆除,到违法无证的餐饮门头、街头巷尾油烟污染的烧烤摊的消失,再到安全隐患极大的马路市场的取缔,让人们不禁有种感觉,这些低端无序的产业,早就应该离我们远去了。如果说除旧是转型的充分条件的话,那么布新则是升级的必要条件。在拆与建之间,随之而来的是整座城市规划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与相关产业的整合提升,城市管理与执法的精准化。磨合期的阵痛无法避免,长远来看,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市民都将从中受益。 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正是依靠一个又一个民心工程,一笔又一笔民生投入,让一桩桩实事、好事落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不断推进“卫生城市人人受益,城市卫生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迅速凝聚起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巨大合力。人人参与其中、人人加油助力,最终让国家卫生城市这面“金字招牌”再次光彩绽放。 攻坚发力 群众点赞“迎审精神” 曾经,市区大大小小的“马路摊点”,在满足居民就近解决“柴米油盐”需要的同时,产生的噪音、垃圾以及交通拥堵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市容环境。随着城市品质以及管理的逐步提升,依法规范、取缔“马路市场”已是必然趋势。 迎审工作启动以来,以加快取缔“马路市场”为契机,各级各部门针对广大市民关心的摊位分流去向、便民设施重建、街道环境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勇于探索创新,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系列加强城市综合管理的好方法、好措施。奎文区用脚步丈量“十三边”“六地”“七小”;高新区采用无人机“航拍巡查”方式对辖区环境卫生进行督查整治;寒亭区对新改建道路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提升;潍城区扫街式督查,南关街道在老旧小区解决宠物粪便清理问题;经济区设置新型脚踏式便民垃圾箱等等。这些举措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同时,切实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群众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我们从原来的路边摊变成了正规店铺,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挺好。顾客买着放心,买卖比以前好了不少。”早春园一位蔬菜经营户这样说。 老旧小区的改造也是迎审的一项重点和难点工作,为此,我市积极推行基层网格化管理,从面到点全面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着眼长效、不留死角。在严格拆违,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取缔违法摊点,合并、强化物业管理的同时,不少地方将迎审工作融入日常生活,对居民区附近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对住宅楼进行统一粉刷,在村头巷口设置宣传栏,在道路两侧绘制文化墙……大处着眼、细处着手、实处发力,一系列措施举措的落地实施,不断推进着城市管理水平的再提升。 迎审工作启动以来,从领导到群众,从街道到社区,从企业到村居,从老人到孩童,从小业主到志愿者,人人都是主人翁,个个都是“攻坚兵”。每天早上五点多,各包靠网格的同志们就开始了在辖区内“巡逻”。他们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街一巷抓整治、一家一户做工作、一点一滴攻难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白天、晚上加班加点,节假日照常盯岗,就是凭借着这样的意志力、凝聚力,他们凝起了民智,聚起了民力,赢得了民心,最终一个又一个难点、遗留问题被解决。 经过8个月的历练和洗礼,许多参与迎审工作同志的脸晒黑了,但是他们的心更明亮了;眼熬红了,但是他们精神头更足了;嗓子哑了,但是他们唱出了城市管理最强音;身体瘦了,但是他们整体素质提高了。也正是在这种身体力行的“迎审精神”的感召下,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牵头部门积极协调,各级各单位担当尽责,协助部门密切配合,企业业主主动共同参与,广大市民自觉行动,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打赢了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改造、拆违治违等一场场的“攻坚战”,确保了全市迎审工作再创佳绩。 砥砺奋进 创卫迎审再谱新篇 创卫迎审,是城市品质的一次革新,更是干部作风的一场洗礼;是对政府执政能力、领导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党员形象的一次集中展示。 我们深知,城市卫生是动态的,城市卫生建设管理没有一劳永逸,在创卫迎审的道路上,我们唯有持续加力、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我们深知,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巩固迎审成果是一项长期任务,一场围绕建立健全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精细到位的长效管理机制的全新战役已经再次打响。 我们深知,面向未来,创卫迎审工作没有“休止符”,全力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坚持目标导向,建立长效机制。下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总结此次迎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健全规范经验做法,把卫生城市迎审工作的任务落实到市直部门和区及各相关单位的日常管理中,建立层级分明、责任明确、条块结合、业态对接的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围绕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等8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11类49项内容逐项分解、细化、量化,做到定任务、定标准、定责任、定时限,实现卫生城市迎审工作从阶段性突击整治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卫成果。 狠抓工作落实,强化督导监察。针对城市卫生管理长期性、反复性、繁重性等特点,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包靠制度、细化网格管理,广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推动长效管理工作落实责任到人。通过加强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广大群众的思想行动,消除管理盲区,强化督导监察,将城市管理的顽疾从源头上处置好,推动全市卫生管理工作步入长效管理机制的轨道。 伴随2020年日益临近的脚步,回望来路,我们步履铿锵,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更坚。这座屹立于山东半岛的世界风筝之都、全国卫生城市潍坊,正以其坚强的意志为笔,博大的胸怀为墨,奋力书写新时代最美的幸福画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