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马林峰 通讯员 席汇东 徐桂芹 去年以来,昌邑市纪委市监委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清风随行”行动,创新载体、丰富形式,以小见大、化虚为实,不断推进廉洁文化教育向农村基层延伸,让清廉之风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个“小红牌”,让廉洁提醒成为常态 近日,该市龙池镇岱邱村党支部书记郝鲁彬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块小小的“红牌牌”,牌子做工精美,上面清晰地印着“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行为规范”的字样。 “办公时一抬头就能看到这个‘小红牌’,随时提醒自己遵守党规党纪,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郝鲁彬说。 去年以来,昌邑市纪委市监委开展了“廉洁提示牌进村委”活动,为重点村统一定制发放“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提示牌”,摆在每位村干部的办公桌上。提示牌上印有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行为规范、廉政箴言警句等,以善意温馨的口吻时刻提醒农村干部将廉洁勤政常存心间,廉洁履职、干事创业,当好群众的当家人、“领头雁”。 “在村‘两委’摆放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履职提示牌,能够使廉洁教育更加贴近农村干部、融入日常生活,让廉洁自律意识在春风化雨中入脑入心,同时还要根据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及时更换提示内容,做到常用常新。”该市龙池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王丹萍说。 一个“广播台”,让廉洁之声传遍万家 “传递清风声音,感受廉洁力量。欢迎大家收听‘清风广播’,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杨震辞金’的故事。在东汉年间……”每天中午11点,在昌邑市柳疃镇融媒体中心广播室,“清风广播台”准时开播,通过遍布各村的306套室外低音柱,把廉洁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 “柳疃镇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昌邑市第一个镇级融媒体中心。”柳疃镇纪委书记、监察室主任丛悦玺介绍。 该中心占地328平方米,修建光缆传输管道6800米,新铺设广播线路2.8万米,安装306套遍布全镇72个村的室外可寻址低音柱。镇纪委依托镇融媒体资源,建立了“清风广播台”,利用每天中午半小时的时间,围绕廉洁主题,播报党纪法规小知识、廉政小故事、农村基层“微腐败”案例、反腐倡廉最新动态等,将廉洁声音直接送到田间地头,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场“微课堂”,让纪律红线入脑入心 今天是饮马镇山阳村一月一度的党支部生活日,党员们齐聚一堂,村委活动室里显得格外热闹。奇特的是,在开会前,党支部书记王成敬先翻开了一本大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小册子,带领党员开始认真宣读起来:“利用宗族或者黑恶势力等欺压群众,或者纵容涉黑涉恶活动、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 针对农村党员干部对党章党规党纪及国家法律法规了解得不深不透这一现状,昌邑市纪委市监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村党员会前党纪法规教育一刻钟”教育行动。在“三会一课”开始前十五分钟,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党规党纪、学法律法规,通过党支部书记“讲课”、村“两委”领学、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更大程度普及党纪法规知识,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去年以来,该市各社区、村级党组织开展党纪法规“一刻钟”教育1321场(次),受教育党员达2.6万多人。 “以上场景,是我市‘乡村振兴·清风随行’的系列活动掠影。”昌邑市纪委市监委分管领导表示,新的一年,将继续把廉洁教育融入日常、融入基层,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政文化,让廉洁之花在昌邑大地上绚烂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