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网格化管理筑牢全市基层疫情防线
战疫情补损失
向阳而生 逆风而行
高密“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山东人保财险三举措做好金融服务保护消费者权益
固堤街道“主题党日”别样红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四进”攻坚行动工作组投入一线开展工作
市委台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台资企业复工复产
2020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密“扶贫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 (记者王玉芳 通讯员王翔)高密市结合地域实际,聚焦妇女群体,大胆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建办“扶贫车间”,通过送技能、送就业、送政策、送培训,将社会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高密市阚家镇河北头村“扶贫车间”女职工单宝霞说:“我现在一天能干1500条,一条毛巾给我让利一分钱,就能多挣15块钱,这样一个月算下来,我就能多挣四五百块钱。”“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扶贫车间”里的女职工们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村“两委”决定从3月1日起,为她们缝纫包头的每一条毛巾增加一分钱的利润。别小瞧这一分钱的利润,一个女职工一年下来就多出5000元左右的收入。
  受疫情影响,今年高密市针对农村留守妇女多的发展实际,着力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广大返乡创业者和社会能人创办“扶贫车间”,使一大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妇女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全市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阚家镇河北头村村委委员徐世春说:“受疫情影响,车间复工比较晚,为了让工人增加收入,我们每条毛巾让利一分钱,叫他们多挣点,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村民张瑞芹由于父母年迈多病、常年卧床,加上孩子正在上大学,家庭生活非常困难。扶贫车间不仅让她实现了就地就业,而且让她成功脱贫。张瑞芹说:“通过自己的劳动一月能挣3000多块钱,离家也近便,能随时回家照顾老人。自打在这里上班,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高密市坚持公益性定位,将巾帼扶贫车间建在人口较为集中的贫困村,送工作、送岗位到群众家门口,并建立企业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在确保车间稳定运行、企业实现盈利的前提下,适当让利于妇女群众,让他们挣钱顾家两不误。目前,全市已经建成并运营各类“扶贫车间”23个,带动4115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增收3万元以上。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