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郝光:逆行中的那道“光”
杨红卫:以匠人之心传风筝美名
周志敏:用“花卉”闯出创业致富路
防治结合,中医药深度介入疫情防控
行医者初心 守百姓安康
冲锋在前 履职担当
2020年03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红卫:以匠人之心传风筝美名



  □本报记者 王聪聪
  寒亭区洪伟年画风筝店经理杨红卫是潍坊“风筝王”杨同科第三代传人,她师承祖训“制作风筝如同做人”,选料考究,手工绘制,单只试飞,一级风起飞,五级风不折,为她手里的每只风筝赋予了生命。
  杨红卫手艺纯熟、别具匠心。经她设计扎制的龙头蜈蚣、“百子呈龙”获香港“世界同乐日”最佳设计和最长风筝放飞金奖,《百女朝凤》获山东省民俗文化博览会金奖。2018年,她参加2018年全国传统风筝制作技艺大赛并获得一等奖,2019年参加了2019年全国传统风筝扎制技艺大赛又再次斩获头名。
  杨红卫在风筝的传承和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她曾荣获首届国际风筝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模范传承人等荣誉称号,同时,她还是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潍坊市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潍坊市民间艺术大师、潍坊十大“巾帼大师”等。
  风筝搭台,蜚声中外。1989年以来,杨红卫曾多次应邀参加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风筝展演活动,并多次赴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表演风筝扎制和绘画讲解,传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技艺。红卫风筝作坊的风筝也远销美国、德国、英国等几十个国家。
  在杨红卫看来,她扎制的不仅仅是一只风筝,更是一种传统民间文化。但她从不会固步自封,在坚持传统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创新。她把“老鼠娶亲”的传统民间故事,制作成筒子风筝,为了带出去展览方便,她专门改变设计,让风筝可折叠、可插接,既方便包装运输,又可快速拼装,最重要的是仍然可以轻盈地翱翔蓝天。
  近几年,她更是诠释了一位民间艺术家的传承与担当。她和她的风筝走进校园,走入社区,让更多的人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不限于此,她和她的风筝更是走出潍坊,走出山东,走向了国际,她一步一步把这门古老而灵动的艺术带到了各地,这种跨越代际和地域的传播使潍坊风筝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有了更加肥沃而广阔的传承土壤。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