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国内国际
 
标题导航
市领导到青州调研经济运行情况
我市部署项目建设稳投资工作
全市党委办公室主任会议召开
市领导督导我市文化旅游行业复工复业情况
我市全力打赢灾后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
聚焦重点项目奋力攻坚突破
西红柿棚里说丰年
王永辉:让荒山结出扶贫果
潍柴20000台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
2020年04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红柿棚里说丰年



  □本报记者 马林峰
  3月28日,记者走进坊子区黄旗堡街道逄王一村,连片的温室大棚,在春日阳光的照耀下,大棚表面熠熠生辉。
  走进大棚,映入眼帘的是生机盎然的西红柿藤蔓,绿叶掩映之下,西红柿挂满了枝头,三个一团,两个一簇,红彤彤,很是喜人。
  “今年注定又是一个丰收年,西红柿春节后已经上市,销量看涨,价格和去年保持平稳。因为西红柿的品质好,深受顾客欢迎,固定客源越来越多。”逄王一村党支部书记周顺治说。
  黄旗堡街道位于潍河、汶河冲积平原,生态优美,是山东省森林镇,有平坦肥沃的耕地资源,极适于西瓜、葡萄、西红柿等蔬果种植。靠种植大棚西红柿,这里的村民走向了致富路。
  “品质好,不愁卖。今年西红柿长势很好,目前已供不应求,我们还通过电商、农超对接等多种方式,把优质的西红柿送到居民的餐桌上。”周顺治说,他家的9个大棚,今年都看到丰收景象了,以平均价格每斤6元算,一个大棚要收入8万元左右。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街道领导帮助俺们致富!”见到有人来访,正在棚里忙活的种植户周东清一边提着桶,帮客人装西红柿,一边喜滋滋地介绍,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
  如今的“逄王一品”西红柿基地里,基础设施上了档次。硬化的园区道路笔直通畅,高标准大棚鳞次栉比,配套了旅游观光服务设施。农户借助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带来的便利,畅通穿梭于各自田地间辛勤劳作。为实现规模化种植和规范化管理,逄王一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严格遵循有机蔬菜种植标准。村里的“兴逄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服务、协作功能,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该村西红柿大棚达到100余个。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