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城市“大管家”共画治理“同心圆”
用心“守护”每一位患者
“一城山水·一生原著”产品推介会举行
筑梦小康 法徽同行
富亭街东延段拆迁全线告捷
不畏艰险赴“战场”
2020年04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筑梦小康 法徽同行



  □本报记者 张韶华
  柳丝长,桃叶小,干净整齐的村庄内,忙碌一春的大棚种植户们正在盘点收益。“去年台风过后,潍坊中院筹措资金10万余元整修损坏的农场高温大棚,通过承包给个人种植草莓、辣椒等作物,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临朐县后疃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华昌如是说。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按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潍坊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立足村情实际,紧扣需求实效,注重借智引力,坚持扑下身子,深入一线,协同村“两委”成员积极发挥能动性,统筹推进乡村全面建设发展。
“闻见知行”出实策
  “去年,对帮扶村基础设施方面投入较多,对提高集体收入措施具有局限性,下一步,要广阔思路,推动包村帮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今年1月20日,潍坊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向阳带队,一行15人来到后疃村,分头入户走访慰问贫困户和即时帮扶户,送去节日慰问品,了解掌握困难需求,转达组织温暖和节日问候。
  从政策学习力量选配,再到出策出力解决问题,及至筹措资金部署落实,潍坊中院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部署,提高了政治觉悟,明确了职责使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不实践无真理,闭门造车出来的致富经只会是纸上谈兵,不具有可操作性。”潍坊中院审委会专委、包村工作队队长王光才带队多次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村情村貌,全程掌握项目进展。带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工作队成员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交流,系统梳理、认真谋划,聚集项目带动产业引领,深入挖掘各村资源优势,形成了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工作规划。
“授人以渔”走长路
  一年过去了,潍坊中院包靠帮扶村内正悄然发生变化:利用第一书记专项资金修建的道路已基本完成路基平整,协调更换的100盏路灯为夜晚带来光明,整修危桥的资金已经到位,38间贫困户房屋换了新颜……去年全年,潍坊中院协调争取各类资金230余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整治建设,“住得舒适,行得便捷”让村民的精气神提起来了。
  基础设施建设有保障,产业扶持也要发展。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根扎实了,枝叶方能繁盛茂密。
  “从去年收成效益反馈情况看,效果较好,今年的推广种植工作正在进行中。”去年,潍坊中院包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协调临朐红薯合作社,根据后疃村种植实际,在后疃家庭农场规划调整一块12亩田地,试点种植3个优良品种薯苗8万株。有了技术和良种薯苗的支持,参与试种的46户村民收成喜人。
  近期,安丘官庄镇高家营村协调土地近百亩用于扩大冬暖式大棚葡萄种植规模,在驻安丘官庄镇乡村振兴服务4队的联系下,葡萄栽培小龙干发明创造人蔡老师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按照蔡老师的技术指导,整改后每个大棚的产量预计将达到1.5万斤。
  结合当地桃树种植规模和该村特色徽派建筑,安丘官庄镇别家屯村蹚出特色乡村旅游的路子,目前,该村已经种植了七十亩5000棵红春、金刚铀、金油蟠、美夏、美秋等五个新品种桃树。服务队法院干警江涛介绍说,“今年将预计投资50万元继续完成水肥一体化建设、内部道路建设、采摘接待中心建设等工作,力争明年实现初期收益。”据估算,该大桃采摘基地总收益可达70万元。
“法治扶贫”护民生
  潍坊中院10个先进党支部分别包靠了20户因病困难群众家庭,包村队在走访中为困难群众送上了第一书记服务联系卡。对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包村队和包靠单位都耐心倾听,细致解读,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群众诉求有了“门路”,问题解决就顺利了。
  坊子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学功在所包靠的张路院村走访时了解到,该村居民陈某与妻子李某体弱多病,且无收入来源,三位子女没有完全尽到赡养义务。为化解老人老无所养的困境,王学功协调区司法局指派坊城街道“一村一法律顾问”律师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坊子法院亦开启“绿色通道”受理此案,并为老人提供司法救助。“我们会善待老人,好好履行赡养义务。”在法律的支持下,陈某的三位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协商每月轮流照顾父母,并支付赡养费。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潍坊法院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开展法律扶贫普法宣传,面对面解答群众法律疑惑并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形成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提高乡村依法自治、德治、法治水平,为脱贫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