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搭建起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快车道”
2020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起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快车道”
——我市“供销乡村赋能”多样化发展平台探析
  青州市绿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人员在采摘蔬菜
  昌乐火山农业产业联盟工作人员在网上销售农产品



  □本报记者 潘来奎 
  通讯员 孙 睿文/图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本着力点在搞活农产品流通。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近年来,潍坊市供销社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为农户赋能为核心,探索实施乡村赋能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供销社”,打造“供销乡村赋能”多样化发展平台,为农户提供农产品线上销售、为商户提供商品集采等服务,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新业态,逐步搭建起小农户与大市场的产销对接平台,为提升“三个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发展新路子。
龙头引领
强强联合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永无止境。2019年12月,安丘供销投资集团与我国农村改革先锋凤阳小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安丘市乡村振兴供销服务有限公司,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再谱新篇。
  如何将县、镇、村三级组织架构串珠成链,引导本地优势资源整合,推动供需匹配,搭建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这成为双方合作的着力点。他们在安丘市乡村赋能运营中心的基础上,发展14个镇级运营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开通了19万个线上“赋能店铺”,实现了贫困户店铺和村集体店铺全覆盖,普通农户店铺开通率80.5%。
  把赌点打通了,把难点克服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也随之畅通起来。今年疫情就是一场实战考验。依托乡村赋能微特平台和供销社配送渠道,安丘市整合80余家农场、合作社等供货商信息,搭建起网上“菜篮子超市”,为群众提供“线上乡村赋能平台下单+线下统一配送”服务,平台日销售约200单,交易额2万元左右,日交易量约80吨,实现线下交易额40万元以上,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
  乡村赋能是个综合工程,除了搭建“硬件”设施,还要丰富“软件”内涵。该市整合各镇街区合作社成立了安丘农耕生态农业协会,注册“安丘农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标,已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392个。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推广辖区内品质优良、适宜网上销售的农产品,建立网货资源库,集中到赋能平台销售,对包装、价格、物流、品牌、售后服务实行“五统一”管理。全域推行农化品准入、以二维码追溯为核心的市场准入和产地准出“双准入一准出”制度,为赋能平台提供安全优质的产品供应体系。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线上交易、直播带货成为新常态。安丘市在推进乡村赋能工程中,通过一村一店一码的形式,打造农产品流通服务新模式,为城乡居民、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助力农户和村集体增收。依托吾家专柜、微特电商平台,为农户和村集体开通网上“赋能店铺”,销售利润由运营公司、村集体、农户按比例分成,实现一村一店、一户一店、一店一码。另外,建立“天南地北安丘人”信息库,动员在外安丘人为赋能店代言,实现安丘产品卖全国。目前,平台已上线村集体1229个、最高收益54850元,上线农户189323个、最高收益6530.4元,上线贫困户21242个、最高收益3014.7元,线上代言人数达1827人,代言金额达1063.5万元。
品牌带动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昌乐县乔官镇因火山而名,因火山而兴。火山口周边丰富的火山灰富含锰、锌、硒等微量元素,生产出来的火山小米等农产品远近闻名。
  如何让火山变金山,为乡村振兴添薪赋能?昌乐县供销社以山东金福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火山文化为背景,以绿色环保、健康美味的物产特色为核心,注册“火山农业谷”区域公共品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地政府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成立了火山农业产业联盟,引领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站、综合各农业基地特色抱团发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联盟形成‘四基地一站一平台’发展体系。其中,四基地即安信火山种苗基地、火山农业谷现代农业示范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孵化基地、火山电商直播基地、昇德利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地。一站即在全镇范围内建设158个乡村振兴服务站,党支部全程引领助推,群众积极参与,打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渠道。一平台即农产品交易平台,依托为农服务中心外部市场平台,以乡村振兴服务站为切入点,开发应用智能软件系统,实现供应需求、订单分配、分散收购、集中仓储、冷链配送、产品直供的智能化信息对接。”乔官镇火山农业产业联盟主席高成德介绍。
  “这么一小筒原味瓜子售价40元,到农村大集上得买多大一包。但是年轻人就愿意掏钱,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日前,高成德接受采访时,指着桌子上的一筒瓜子说,儿子买回家的时候自己心疼得不行,转念一想却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为了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他们在原有设施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研发楼、生产车间和冷库,近期即将动工。
  在做好农产品经营的同时,他们以乡村振兴服务站为依托,收集农户种植信息,积极开展农资配送、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职业农民培训等专业化服务,助力农户节本增效。截至目前,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158个,所得收益按照公司1份、火山谷2份、服务站2份、村集体5份进行分配,累计受益农户2000余户。另外,通过电商平台对乔官158个行政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绑定,对贫困户产品进行优先推销,所有的贫困户都可得到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农产品总利润20%的利益分配。
横向联合
取长补短把握市场话语权

  合作社作为农民互助组织,改变了农村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状态,确实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但不可否认,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社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益不突出等问题也日益显现。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开拓市场和销路。青州市高柳供销合作社领办的青州市绿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积极发挥国家示范合作社的引领带头作用,建立合作社带农、助农、联农机制,通过发展“互联网+合作社+乡村赋能”,实现合作社产品买全国、卖全国,走出了一条合作社横向联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目前国内合作社普遍规模不大,市场竞争力弱,自然市场话语权就小。与庞大的市场相比,我们就是汪洋中的一滴水。”青州市绿龙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金厂告诉记者,信息化社会下,市场是透明的,全国各地的价格一目了然,那种以前倒买倒卖的做法行不通了。在此情况下,现代农业到了进行大联合大整合大市场大运作的时代,单打独斗办不了,逼着走联合的路子。
  2016年12月,该合作社发起成立全国性农民合作社组织——天涯情农民合作社理事长联谊会。截至目前,全国六七十家合作社加入联谊会。“我们每年都会组织两次聚会,就是要寻找一个大家都认可能参与的合作项目。”程金厂说,最终他们找到了乡村旅游这把金钥匙。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不单是提高质量,还有品牌拉动、市场对接等,是一个完整的链条。”程金厂分析,单个的合作社做电商,肯定做不过京东、拼多多、盒马鲜生,因为人家的商业运作到了极致。差异化发展是生存之道,联谊会选择线上线下融合的道路,在城市社区与美容院、茶馆、超市、培训机构等合作开设社区空间站,既作为线下服务点,也是乡村旅游的窗口,以健康的农产品生产供给为基础,搭建起集线上优质农产品销售、线下社区服务站于一体的合作社一站式服务平台。
  目前,联谊会在海南省琼海市成立海南中禾至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南中禾至佳乡村旅游合作社联合社,通过与当地旅行社合作,打造吃住玩一条龙服务。全国各地合作社把自己的客户送到海南后,由当地合作社进行统一招待。游客既能游览传统旅游景点,还可到当地合作社参观,里面除了海南特色产品,也有全国各地合作社的特色产品,满足客户全方位的需求。
区域协作
部门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临朐县供销社立足自身职能,加强部门互动,实现互利互赢,走出了一条区域合作的新路子。
  临朐县供销社电商公司联合山东星润科技公司研发“供销乡村赋能”微信销售平台,设置乡村赋能、农企直供、中央厨房、扶贫专区、镇村特色等板块。按照“前台多样化、后台一体化”的原则,下设一个终端和14个多样化的镇街独立销售平台,实现企业、居民和合作社、种植户的直接对接。平台免费提供给临朐县14个镇街使用,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注册,实现全品类上线和全员推广,助力镇村特色农产品的销售。
  联合临朐县企业发展促进会、县妇联、各镇政府等组织和机构对“供销乡村赋能”进行推广,截至目前,已有县内400余家企业进行了注册。联合县妇联在柳山镇进行试点推广,组织全镇各村妇联主任及有能力的妇女进行了培训,完成平台注册,充分利用妇女主任的带头作用和本村村民资源,进行线上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实现合作共赢。
  在积极做好本地营销网络的同时,供销赋能平台还与全国供销系统的电商公司、农产品公司、供销e家商城以及临朐县企业促进会成员企业、外地同乡会、商会等联合合作,让广大居民享受到便捷的农产品配送服务。目前“供销赋能”商城已对接了镇级服务中心3处,村级组织22处,个人注册人数达到15000余人,实现线上订单交易1250笔,交易额78000余元。
合纵服务
打通“中梗阻”解决买难卖难

  五指握成拳,合力好攻坚。为实现市、县、乡三级供销社系统实质性联合,打造联合体实现抱团发展,市供销集团公司联合寿光、青州、昌乐等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潍坊潍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潍供大厨房”,开展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军对接、农校对接、社区直供直销等农产品产销服务;联合社创新实施“网络商城+实体体验+社区直供”的新模式,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等专业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和销售服务,为潍坊当地生产的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建立线上线下体验中心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在寿光、青州建立冷库、分拣、加工和物流配送等小型交易市场,在昌乐建成农产品销售服务平台,努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这种合纵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服务优势,搭建联采直供服务平台,帮助农户把滞销的农产品运出田间地头、开展社区配送服务,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和城乡居民“买难”问题。今年疫情防控期间,累计供应蔬菜22000吨、水果1318吨、肉禽蛋1260吨、乳制品905吨、米面粮油1066吨,为全市抗疫保供贡献了“供销力量”。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