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第二届潍坊发展大会主旨大会嘉宾发言(摘要)
2020年06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二届潍坊发展大会主旨大会嘉宾发言(摘要)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 王辰
  这些年来我多次往返于北京和潍坊之间,参与潍坊市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卫生工作方面,特别是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也就是潍坊呼吸病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相关工作。通过和潍坊市的接触,我真切感受到潍坊市委、市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极大关注,尽全力推动全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更加意识到卫生事业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极端重要作用。卫生事业与人民的健康福祉以及经济发展、国防安全、社会稳定是密切相关的。而且21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医学在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在为人民谋求福祉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特别高兴地看到潍坊市对此所给予的充分重视。在我与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接触中,从我们的日常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从卫生界人员的角度、专业人士的角度,感谢潍坊市委、市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作为卫生界的一个成员,我也会更加努力地帮助潍坊市做好相关的工作。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形成综合医院的整体体系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发展,在全市乃至全省和整个北方地区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今后,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帮助推动他们事业的发展。
  呼吸病按系统算是第一大疾病,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以往的“SARS”“新型H1NI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都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有着非常大的危害,是最需要我们警惕关注和进行防控的疾病。因此,呼吸学科的发展即现代呼吸学科的模式,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发展跟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这次是在潍坊呼吸病医院的带动下,整个潍坊地区也在推动着呼吸与危重症专科的规范化建设。
  这实际上不仅仅是对呼吸学科,也是对各个学科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而潍坊在这方面工作做得特别扎实,对推动整个卫生系统的建设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祝贺潍坊市第二届发展大会的顺利召开,祝愿潍坊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迅捷,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特别是卫生事业能够为人民的幸福更多地增加砝码、增加注脚,而我们也会为此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衷心祝愿潍坊市的事业发达、人民幸福。
  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 谭旭光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到底讲什么,我想还是从“潍坊情”讲起。
  1961年2月,我出生在潍坊,是潍坊人民养育了我。后来,我在潍坊第二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是潍坊人民培育了我。1977年,我拎着黄书包走进了潍柴,从此决心扎根于潍柴。40多年来,我见证了潍柴跌宕起伏的发展变化。1998年前后,潍柴作为一个老国有企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处在濒临破产的边缘。后来在潍坊市委、市政府和潍坊人民的帮助下,我们渡过了困难、走上了发展快车道。
  今天的潍柴,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跨国集团,而且是中国企业中跨国指数前十位的国际化集团。昨天晚上8点,我和潍柴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康明斯公司CEO、伊顿公司CEO进行了视频会议。10年前,我去美国拜访康明斯总部,当时的康明斯CEO说“因为潍柴,康明斯调整了全球战略。”10年后,昨天晚上,现在的康明斯CEO评价说“潍柴的全球化成功,让我们非常敬佩”,这说明潍柴得到了国际社会和企业界的认可。潍柴现在有七大业务板块,去年实现了近3000亿元的收入。20多年来,先后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质量奖等众多奖项,这些奖项都是靠潍柴人奋斗出来的。
  多年来,我们心无旁骛攻主业,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靠的就是坚持,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称赞我们“心无旁骛攻主业”。去年5月24日,李克强总理专程来潍柴,视察后对潍柴的发展十分振奋,希望潍柴“努力打造面向世界、竞争力强、屹立不倒的质量、品牌和信誉”,这把潍柴从潍坊推向了全国的高度,推向了打造全球化的中国装备制造品牌的高度。
  近年来,潍柴在潍坊建设了六个产业基地。我们承诺的,都做到了;我们需要的,潍坊也都支持了。潍柴从潍坊走向了全球,实现了40%的收入来自于海外,成为了中国跨国指数最高的企业之一。同时,潍坊为潍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最优的生态,我们源源不断吸引国内外中高端人才齐聚潍坊,近三年国内“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到潍柴工作的有3000人,博士生达到了200多人,潍柴吸引中高端人才的能力越来越强。
  面向未来,潍柴提出了“十四五”期间要实现收入1000亿美元的目标,其中发动机板块要实现收入2000亿元,也就是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两倍。我们提出要打造全球最大的动力城,实际上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动力城,我们希望成为一个高质量的全球最大动力城。
  潍柴的品牌已经在全球叫响,但是无论潍柴飞得多高,“根”永远在潍坊。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名誉主任 于金明
  乡音永不改,归乡情更切。非常高兴受邀参加本届潍坊发展大会。近年来,在潍坊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朴实的潍坊人民苦干实干,潍坊的发展日新月异。当前,山东经济发展正处在深度调整期、瓶颈突破期、动能转换胶着期,在这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出新招、出实招,才能在危机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此,结合个人工作,对家乡的发展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反复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我认为潍坊市委、市政府在这项工作上做得非常好。潍坊站南广场开发、潍坊北站、滨海区建设、G309国道改建、快速路系统、轻轨、“银龄安康工程”等一系列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陆续开工落地,让老百姓的工作生活更加便捷。
  二是转变思维,多措并举,做好新形势下的改革发展工作。新形势下要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危中寻机、化危为机,重点从现有的科技发展特色和优势专业项目入手,例如引导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帮办式”“秘书式”服务,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再生力。抓住引领带动性强、影响力大、作用突出的重点项目,比如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打通经济命脉,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对于涉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点工程、“十强产业”要抓好落实,采取科学化、精准化、个体化的方式方法,找准一个突破口,不断推动技术创新。这次疫情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安全应急、社会防控等软实力的建设。在后疫情时期,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是加大医学教育和基层医疗的投入与支持。我省是医疗大省,但不是医疗强省。“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我省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等。加大对医学教育,特别是医学高校的支持力度。潍坊医学院是潍坊的教育品牌,正在积极争取从学院升格为大学,政府、学校共同努力,我也一直在积极为此事奔走呼吁,我把自己全国唯一的院士工作站放在了母校,就是想为潍坊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潍坊工作。建议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卫生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配置,加强对基层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使城乡居民能够享有平等的卫生健康服务。
  水是家乡甜,月是故乡明。不论我们在何时、身处何地,都会关注家乡发展,积极主动地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助力家乡建设。衷心祝愿我们的家乡明天更美好!
  美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邓兴旺
  潍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农耕文化深厚,这是我对潍坊最初的印象。2015年7月,一次山东农业考察的机会促成了我与潍坊的第一次相遇,更加深了我对潍坊的认识,初见便产生了深入合作的意愿。山东是农业大省,对我国农业具有重要影响。而作为山东半岛重要区域性中心的潍坊市,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山东前列。近期,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落地潍坊,更加印证了“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说法。潍坊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体量大、品类丰富,多个产品出口量在全国占有较高的比重,是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肯定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的发源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我国以增产为主要导向的农业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农产品需求,在各类农产品组成中,结构性矛盾依然严峻,一些产品严重过剩与另一些产品严重不足而必须大量进口的现状并存。规模巨大、基础薄弱、发展不均,农产品成本高、品质普遍较低、优质产品比例偏低,生产效率不高、农民平均收入较低,这是中国农业的基本国情。从农业劳动生产率来看,中国整体技术水平在世界舞台上还属于第三梯队。中华民族新时期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新战略中,农业依然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农”这一瓶颈必须突破。
  山东省作为全国农业的龙头,潍坊市作为龙头中的龙头,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与北京大学共谋“三农”发展新篇章。2017年8月18日,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位于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
  “基础理论在北大,产学研转化在潍坊”是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的创办主旨,我们将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相结合,打造应用生物与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基地,解决农业发展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借鉴国际前沿科研技术手段,研究开发出一批高效现代化农业产品及相关产业体系,建立全国最大的农业大数据中心,使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升潍坊乃至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为潍坊市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创农业发展新优势提供重要的创新支撑,为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提供重要人才和高效产业体系支撑。
  中创新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北航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北航新材料学会会长 刘中生
  潍坊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宜居宜业的条件,给广大投资者增添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在家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寿光建设的北航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从北京迁来的智能制造工厂(北京中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投入使用;去年开始筹建的院士工作站已经批复;博士后工作站、中创玄武岩产业研究院以及国家玄武岩材料检测中心正在筹建中。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个高强度高模量的玄武岩连续纤维及其制品做成世界一流产业,成为整个行业的领跑者。
  选择把企业迁回家乡,乡情大于其他城市的任何优惠政策,家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家乡良好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更是让我们暖心、安心。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潍坊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帮助。是潍坊市委、市政府帮助我们企业与乌克兰几个核心专家谈判,使专家们对我们企业有了信任基础,乌方专家才愿意到我的家乡潍坊来。在整个合作谈判过程中,潍坊市政府还派出了非常专业的乌克兰语翻译,让我们和乌方进行了深度又充分的沟通,助推了谈判的成功。正是家乡各级党委、政府对企业的真诚服务和帮助支持,让乌克兰人看到了我们的诚意和政府的良好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几个乌克兰院士才义无反顾地和我们进行了签约。目前院士工作站的联合研发工作通过视频会议正在有序展开。
  我们的项目落户在我的家乡,在寿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项目从审批到开工建设,创造了新的寿光速度,这让我们的技术团队看到了在家乡发展的希望。我们团队正在把这十几年研发的其他几款新材料产品也放到这里孵化。准备通过北航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实施,拉动上下产业链,助力寿光相关的产业升级。
  这次回到家乡二次创业,项目建设得到了潍坊各级领导的倾力支持。各级领导多次到现场办公,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各部门也开辟了绿色通道,使北京公司在寿光顺利投产。作为一个回家乡投资兴业者,我内心充满感激和感恩,党委、政府的鼎力支持,使我原本内心那种忐忑变成了做大做强的坚强决心。
  最甜不过家乡水,最亲还是故乡人。整合自身资源,结合家乡优势,为家乡的发展增砖添瓦,是每一个在外游子的责任与心愿。让我们在未来更好地携起手来,为家乡高质量发展出力献策,共进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