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奋力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
|
|
去年以来,在市委和市卫健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市直卫健系统各单位党组织坚持“政治引领,全面从严,创新党建,推动发展”,大力实施“三心三红”党建引航工程,引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双促进、双提升,实现人民群众和医务人员“双满意”,为加快“健康潍坊”和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推动卫生健康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潍坊市人民医院 党建引领战疫情 永葆初心显担当 潍坊市人民医院党委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引领医院发展高质量,在疫情防控中,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职工,为我市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日前,医院党委被评为山东省“抗疫榜样”,医院被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快速反应,指挥有力。疫情发生后,院党委第一时间对防控各项工作做出了周密安排。迅速制定了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晓乙任组长、院长王冰为副组长、院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2个工作组和防控专家组,取消春节休假,全员行动。院领导分片指导、一线办公、昼夜推进,迅速建立了全覆盖、无死角的防控体系。根据国家要求,迅速组织全院职工跟进学习新冠肺炎诊疗规范。对疑似患者及时组织会诊、密切观察。组织医疗、护理、医技、消毒等各类人员较大规模的院感培训16次,培训4970人次。加强一线人员防护、医疗废物处置和院感监测。紧急购置防疫物资,加强急诊部、ICU、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救治设备。院党委连续发出了致市民的倡议书、门诊就诊患者告知书和住院患者陪床探视要求通知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杜绝交叉感染。开通免费网上门诊,来自感染性疾病等多学科的在线免费专家107人,网上接诊4016人,让群众足不出户咨询正确防护。 三线作战,全力战疫。院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动员全院党员干部和医务人员参与疫情防控,大家纷纷提交请战书。根据防控任务,院党委提出了“两地三线作战”总体部署,即武汉、潍坊两个战场同时发力,武汉前线、市新冠肺炎救治中心、医院三条战线同向发力。1月24日起,共选派2批7名医护人员参加省援鄂医疗队,投身武汉前线。至今组织了20批医护人员到车站、机场监测体温,抽调5批203名医务人员组成专班,固定在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值班;2月1日开工改建两间共400平方米负压病房,奋战15个昼夜交付。通过多学科和远程会诊,优化新冠肺炎患者治疗方案,指导各县市区进行正确有效的诊疗。2月9日,全市新冠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成立。作为救治中心主体责任单位,院党委积极担当,仅用一天两夜完成了筹建,各县市区确诊患者转运到救治中心。医院派出80余人的精英团队进驻中心,联合其他医院组成专家团队。对重症患者实行“一人一治疗方案”“一人一救治团队”,全力救治。3月9日,我市在全省发生40例以上确诊病例的地级市中第一个“清零”,取得了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骄人战绩。 党员冲锋,彰显担当。在疫情面前,医院共产党员不畏生死,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党员带动下,全院职工彰显了天使大爱和医者担当。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共产党员李赞武,大年初一毅然奔赴黄冈。作为我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被编入重症三组,开展高风险救治。患者深受感动,一句“谢谢你,山东人”在微信圈被点赞转发。省第二批援鄂队员王海庆,在医疗工作之余,不顾疲累照顾患者生活,疏导患者心理,被患儿亲切地称为“山东爸爸”。有人千里驰援,有人坚守阵地。感染性疾病科主任褚瑞海,作为院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牵头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不畏风险全天候随叫随到,在全市会诊数百次,发挥了“定盘星”作用。在抗击非典、汶川地震救援一线战斗过、年逾半百的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海波,带领ICU团队20人和最先进设备进驻救治中心。连续一个月没有离开救治中心,有时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邹丰强 孙娟娟 陈泽坤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党建引领推动妇幼健康工作创新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党委始终把妇幼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树立“让党员更优、让堡垒更坚、让党旗更红”的理念,努力打造妇幼党建品牌,助力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 强基固本,擦亮“妇幼163”党建品牌。市妇幼保健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要求,持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夯实“妇幼163”党建品牌。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卫生健康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奖”。优化党组织设置,筑牢党建根基。院党委紧扣“孕产保健”“妇女保健”及“儿童保健”三大业务部,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今年5月份,完成支部换届增设工作,配齐支部班子,支部由原来的9个增设至12个,专兼职党务干部增至58名。不断完善党内激励、关怀机制及党员评先评优制度,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立足岗位走在前、创先争优作表率”的积极性。扎实开展“三会一课”、特色党支部创建及“灯塔”示范点创建等工作,深化“互联网+党建”,为支部建设注入新活力。业务管理党支部制作的“微党课”获评2019年市直机关优秀“微党课”;活化党员教育形式,激发组织活力。结合党员督导服务岗、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及“学身边榜样,做岗位标兵”等活动,深入开展“三亮一提”活动。截至目前,党员参与督导服务达840余人次,协助解决各类问题24大项90余件,进社区“双报到”的党员达120余人次。同时,依托“阳光妇幼”志愿服务队、医务社工等平台,扎实开展“党建+志愿服务”,实施妇幼健康服务进社区、妇幼防疫卫士——守护第一道防线、“与爱同行”关爱特殊儿童等志愿服务项目。 群策群力,抓牢党建不松劲。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紧紧围绕全院工作大局,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奋力开创妇幼健康党建工作新局面。党建引领,强化人才学科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管理办法,健全院领导班子成员联系人才制度,实施“553”人才战略等,为不同层次人才成长搭建平台,促进人才梯队建设和学科发展。目前,医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临床重点专科和基础支撑学科共12个,形成了专业技术特色群,通过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泰山学者等方式,强化人才培养,助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联防联控,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院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母婴安全。通过紧缺物资供应调度、优化门诊工作流程、加强院感防控培训、采取住院“一人一病床”“一床一陪护”等举措,织密织细医院疫情防控网。全院干部职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80余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及递交入党申请书人员踊跃报名,参与到火车站发热门诊、体温检测等工作;院内以党员督导服务岗为依托,组织7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预检分诊等工作。该院的王桂臣、王新玲作为省第八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因在疫情防控期间表现突出,护理部、客户服务部被评为“最美巾帼战疫集体”,9名同志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表彰。 贾珍 张娜娜 潍坊市疾控中心 筑牢我市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市疾控中心党委努力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科学防控,构筑坚实堡垒。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中心上下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农历腊月二十八上午,中心党委第一时间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疫情处置等6个工作小组。在中心党委的统一指挥下,六支队伍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取消休假,24小时应急值守,全力以赴抗击疫情。1月23日,临朐出现我市首例确诊病例。中心党委立即派出1支应急队,就个案调查、密接排查、疫点消杀开展专业的指导。随后,针对出现的聚集性疫情,紧急成立6支专家队,对辖区聚集性疫情处置给予最专业的技术指导。农历大年三十晚上,按照市卫健委紧急通知,中心党委抽调15名专家,参加由市里统一调配组织的流动人口信息核查督导组,针对流动人口信息核查、入潍返潍、复工复产和复学核验等进行专业督导。从大年初一开始,先后派出18名党员干部,累计工作590天,高效完成了规定任务,为市民的健康构筑了安全屏障。核酸检测实验室,被称为离新冠病毒最近的地方。中心实验室微生物检验团队的14名党员干部,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行24小时工作制,工作人员三班倒,轮流上岗,做到病例随时送来,随时检测。1月22日晚上9点,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实验室收到了全市首例“新冠”病毒疑似病例的样本,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检测工作便一刻也没有停歇。 迅速响应,做好保障工作。面对防护物资紧缺的难题,中心党委广开门路,多措并举,在充分盘点现有物资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资源、力量采购应急物资,全力做好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同时,紧急筹资采购全自动核酸提取工作站、高通量微流控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等仪器设备14台,储备可满足三个月用的N95口罩、防护服、防护面屏等个人防护用品,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 健康教育走在前,奏响防疫最强音。中心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出权威声音,引导公众正确认知。开通24小时值班电话,及时解答市民关注问题;积极整合媒体资源,紧跟疫情形势,及时普及科学防控知识;编写《给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实现了全市所有村庄、社区和重点场所的宣传全覆盖;积极宣传身边先进典型,报道一线感人事迹,弘扬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疾控精神。先后在潍坊日报等权威媒体以及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各类宣传文章220余篇,印制发放宣传海报4万份。自我市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中心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要求,就常态化防控做好全面的准备,及时制定印发了有关防控工作方案,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目标,继续保持领导机制不变,防控力度不减,为我市加快推进生产生活全面恢复贡献疾控力量。 金丽君 潍坊市中医院 抓党建 创品牌 促发展 近年来,潍坊市中医院党委牢固树立品牌理念,大力实施“初心向党,医心为民”党建品牌创建工程,使党建品牌成为服务百姓健康、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引擎”。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健康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奖、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人文医院文化建设典型、山东省优质服务单位等称号。 以党建聚人才,激发医院发展活力。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院战略,充分发挥党组织引才、聚才、育才的优势,增强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通过项目合作、学科共建、科研共享等多种形式,吸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合作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合作医院、西京消化病医院潍坊整合医学中心、全国甲状(旁)腺疾病规范化诊疗示范基地、山东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落户医院;大力实施全员素质提升工程。对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低年资人员实行分层分类培养,通过外出进修、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途径,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去年,2个名医工作室创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5名同志被遴选为全国优秀人才,3名同志被分别评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齐鲁卫生与健康杰青人才、山东省首届“敬佑生命?荣耀医者”专科精英;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推行把党员培养成人才、把人才培养成党员“双培养”模式,去年,将8名高知人才和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党员,将3名党员培养成为管理人才。 以党建强服务,打造百姓满意医院。院党委坚持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让群众看病更放心、更满意。去年,在国家卫健委组织的满意度调查中,获全省第一名。畅通急危重症急救绿色通道。率先成立大急救中心,心脏急救、脑病急救、骨伤急救、外科急救、妇儿急救并行值班、联合救治,并开启智慧急救模式,做到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无缝衔接,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到97.8%以上。成功创建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中心、心衰中心、高级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创新实施医疗项目管理。以项目管理带动全院技术水平提升,开展的三维射频消融术、冠脉旋磨术、急诊取栓溶栓术、冠脉无植入支架治疗心脏血管闭塞介入术、3D打印脊柱骨科手术等多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大力推行多学科诊疗。加强学科之间、内外科之间互联互通、优势互补,中西医融合发展,对危重、疑难病人及时进行全院会诊;对特殊疑难危重患者邀请外院专家来院会诊或远程多学科会诊,让患者得到精准治疗;成立全国首家中医互联网医院。设立上连国内知名医院、下通各基层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中心、医学影像中心、心电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组建由72个临床科室、509名专业医生形成的“空中医疗战队”,推出全省首家“智慧云药房”,实现线上看诊、开方、药物配送到家“一条龙”服务。 以党建促公益,守护更多百姓健康。院党委以开展“党员先锋队”活动为抓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公益,用爱心锤炼党性。去年,该院多次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放弃休息日、节假日到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并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感恩母亲”“致敬军人”“致敬文明潍坊建设者”等免费体检活动,共开展爱心义诊100余次,举办健康讲座122次,免费查体2万余人次,累计服务群众10余万人次。今年,又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支部结对共建、党员先锋进社区、中医专科医师进社区等系列活动,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 孙衍果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 努力打造关爱精神健康党建新品牌 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潍坊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坚持党旗引领,夯实发展根基,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紧紧围绕实现群众满意、提高百姓精神健康水平这个目标,通过将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医院发展大局,不断提升党委核心引领能力和队伍凝聚力,努力打造“关爱精神健康,呵护心灵家园”党建新品牌。 筑牢党建根基,提升党组织战斗力。规范党建工作,提升核心引领力。深入开展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对党组织设置及运行情况进行了排查,严抓整改落实。优化调整党支部覆盖科室范围和班子成员分管科室,为开展组织生活创造便利。总结、宣传三级甲等精神病院复审标准化建设经验,深入开展“三亮一提”“一支部一特色”活动,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建立体系制度,提升队伍凝聚力。医院党委以医院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编制印发《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和程序;建立职工培训教育制度、关爱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正向激励。加强效能建设,弘扬求真务实、团结进取、干事创业、廉洁高效的职能科室作风,开展“两个一”活动,职能科室每年确定2件实事,办好一件实事、创新一项工作活动,纳入综合目标管理。全院党员干部人心不散,力量不断,保持了昂扬向上的战斗力。 做好文章结合,擦亮党建新品牌。党建融合疫情防控。疫情发生以来,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全力奋战在疫情前线。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医院党委先后组建了医学观察区、发热(隔离)病房、心理救援预备队,研究确定了五项防控措施,在坚决防范院内感染的同时,对精神障碍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满足病人的看病住院需求;党建融合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医院党委以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精神障碍防治网络为抓手,组建党员服务队,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疑似患者进行调查走访和排查,对发现的疑似患者进行医学诊断,及早发现危险性评估3级及以上患者并进行及时救治。全力做好疫情期间及全国“两会”等特殊时期的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各项管理指标名列全省前列;党建融合免费治疗项目。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治疗项目是2020年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民生实事,医院党委将免费治疗项目作为党建工作的主战场,开展“一站式服务”,整合相关党员岗位职责,优化诊疗服务流程,让“信息跑路”代替“患者跑腿”。今年以来,共为3000余名住院患者、15000余名门诊患者提供了免费治疗服务;党建融合巡回医疗。今年以来,医院党委选派党员业务骨干组成巡回医疗队赴昌乐县,开展了以检查评估一次健康指标等“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上门送医和送药服务,服务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16人;党建融合互联网+诊疗服务。为解决百姓心理健康需求,医院打造了13名专业党员志愿者热线接听队伍,24小时免费向公众开放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同时,门诊党支部在“健康山东服务号”“健康潍坊服务号”“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服务号”开通网上问诊。今年以来,为2000余名群众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 王桂安
潍坊市中心血站 全力保障战“疫”临床用血需要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市无偿献血工作带来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潍坊市中心血站党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上下同心、立足岗位,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和采供血工作,全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的临床用血需要。 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疫情防控。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加强疫情防控,确保临床用血需要和安全,是市中心血站的责任与使命。农历正月初四,全站职工提前结束春节假期,返回工作岗位,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疫情防控方案》,实行联防联控。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来站人员体温检测和登记制度,各疫情防控工作组、各科室按照防控预案依法依规开展工作,重点安排部署了采供血场所、献血车(屋)、送血车的清洁消毒、一线人员和献血者的防护及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和体检等工作。 正向舆论引导,做好血源招募。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临床用血安全,市中心血站多措并举、保障血源。充分利用血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献血服务号、官方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通过发送主题短文、倡议书、信息公告等内容,进行防控知识的科普宣传,倡导广大公民科学献血;开通网上预约献血方式,公示采血点分布及工作时间,引导公民就近择时参加献血,避免人员聚集;借助本市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进行正面舆论引导。利用学雷锋纪念日、世界献血者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党委书记率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上街头开展宣传招募及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普及科学献血知识及捐献热血挽救生命的人文理念。疫情发生以来,受人员管控等多项必要措施的影响,街头流动人数骤减,血液库存持续走低。为及时充盈血液库存,血站党委在上班第一天发出倡议,要求党员干部带头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身在血站先献血”的血站文化在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得到传承发扬。在献血活动中,党委成员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职工踊跃参与,市中心血站成为全市首个在疫情发生后组织开展集体献血的单位。 启动应急预案,保障临床用血。春节后,站党委及时召开专题调度会,安排部署疫情防控期间采供血工作;向全市各储血点、直供点医院及相关医疗机构印发《临床用血预警通知》,启动临床用血应急预案,优先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急症用血;召开市辖区有关医疗机构输血科主任会,对疫情防控期间的临床用血工作做了进一步部署和安排。目前,临床供血平稳有序。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采集和血液供应工作。市中心血站起草全市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捐献者血浆采集及治疗工作流程,积极与山东省血液中心、青岛市中心血站等单位沟通协调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采集事宜,调配1台送血车作为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运输专车,完成了往返于山东省血液中心和潍坊的2次取血任务,确保血浆尽快用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明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