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吴晓强 通讯员赵晓晗)为进一步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奎文区委编办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厘清区街职责边界,健全综合执法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为推动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通过建立“1+6+1”机制,梳理“1个清单”,梳理确定七大类51项县乡“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建好“6套制度”,制定出台《潍坊市奎文区“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动态管理办法(试行)》《潍坊市奎文区区直职能部门向街道交办事项准入制度(试行)》等6项配套制度,明确工作运行流程和各单位职责;搭好“1个平台”,以潍坊市乡呼县应平台系统为“线上”流转平台,以奎文区政务热线服务中心为“线下”工作载体,建立“街呼区应”平台,着力构建运行流畅、高效的工作机制。 强化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交通运输等领域综合执法,从执法机构组建、执法机制健全方面,彰显综合执法改革成效。整合15个领域的执法职能,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全面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搭建“综合行政执法中队-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联合办公的执法平台,探索实行“局队合一”及街道一支队伍管执法。 紧紧围绕强化公益属性和创新体制机制,着力优化布局结构,扎实稳妥做好改革工作。摸清底数,利用机构编制实名制数据库、季度报表、统计手册、管理台账等,对全区事业单位进行详细的摸底,建立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情况基础台账。深入调研,按照职能优化配置、机构科学设置的原则和目前掌握的改革口径,区委编办加大对“小散弱”事业单位的撤并整合力度,确保改革工作有组织、有步骤顺利推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