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何赛 通讯员王姿懿)秀美怡人的公园街景、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无不彰显经济区北城街道的秀美与活力。在文明浸润下的北城,有了靓丽的“面子”、秀气的“里子”,也有了更多的温情,更美的风景。 内外兼修“绘”新貌。北城街道始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并重,着力扮靓美丽乡村。街道大力推动拆违治违,对乱搭乱建、私拉围挡等进行铁腕治理,全面整治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容村貌。截至目前,共拆除违建800余平方米。坚持“街村联动、合力攻坚”,全力做好厕所改造相关民生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农村“户户通”及厕所改造工作进程。同时,以“居室美、庭院美、厨厕美、家风美”为评选标准,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村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倡树文明和谐村风民风。 传习文明“提”素质。街道本着“精品文化,谋民之乐”的发展思路,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地位,为群众献上丰盛的“文化盛宴”。街道先后通过发放文明宣传明白纸、粉刷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弘扬文明新风,积极开展“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传统节日主题日等活动,积极弘扬文明、健康、科学的文明新风。积极组织各村开展今年的四德榜评选活动,选树“北城好人”等道德模范180人,积极引导居民自觉地学模范、做好事、当典型。分别在5个社区组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针对农业种植技术、移风易俗、政策法规等进行宣讲,并下设“曝光台”,号召居民互相监督,引导群众讲文明、抛陋习、树新风。 志愿服务“促”和谐。街道以“1+N”党员志愿服务工程为载体,多渠道激发志愿服务新动力,让助人为乐成为北城最靓丽的风景线。街道实行“网格+志愿者”基层治理模式,以志愿者积分为依托,通过用积分兑换礼品等方式,达到激发志愿者积极性、帮助弱势群体的目的。坚持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党内带动党外,推动志愿服务队伍壮大。以“暖心北城”主题活动为载体,联合春雨义工、爱心企业等开展“双报到”活动。依据传统节日、主题月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扶贫助困、宣讲、书画展等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强志愿者思想交流,调动广大志愿者的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