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矢志乡村振兴 勇当脱贫“先锋”
坊子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景区不文明行为当休矣
全市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全市5G基站建设与应用场景专题调度会召开
市人大财经委对上半年计划预算执行等有关情况的报告进行初步审查
全省安全生产执法业务培训及现场观摩会议在我市举行
我市芦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
2020年08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矢志乡村振兴 勇当脱贫“先锋”
——记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



  □本报记者 窦浩智
  高密市阚家镇松兴屯村党支部书记徐林收2011年起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大棚产业,9年时间把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庄建成“全国文明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带领全村百姓走上致富路。
“黄土地”里挖“金砖”
选准产业带民富

  徐林收和村班子在多方考察后认为,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只要路子对头、产业对路,“黄土地”变成“金疙瘩”、群众靠土地脱贫致富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徐林收根据本村水源、土质适宜种植鲜食葡萄的实际,动员全村发展大棚鲜食葡萄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徐林收先后召开了20多次会议,最终确定了“保底+分红”的办法。2012年,徐林收带领村民在基本农田上做起“土地流转”大文章,一次性流转土地900亩,他个人筹资2200万元,全部建成了鲜食葡萄大棚,栽植新一代改良巨峰、维多利亚等高端葡萄品种,自2014年起见到效益,现在年收入达到1500多万元。流转土地的群众既有每亩地1200元的保底流转费,又可以承包大棚搞经营,还可以在葡萄园区打工,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9年,徐林收带领党支部流转了周边村的500亩土地,建设了中荷高端果品示范园,发展高效农业,带动周边村共同致富。他还牵头成立了“丽珠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种植蘑菇、草莓、圣女果等果蔬,不仅带动了农民持续增收,村集体也有了收入来源,2019年,松兴屯村集体收入达20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10万元。
“旧村落”建成“新社区”
脱贫路上家园美

  徐林收在带领群众发展大棚产业致富后,多方筹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由248栋联排别墅和6栋多层公寓楼组成的松兴屯新村,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富裕体面的新生活。2015年底实现了全村居民自愿整体搬迁。聘请浙江大学专家教授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松兴屯田园综合体,现在已经列入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名单。
  徐林收常说,群众脱贫致富有了“金山银山”,还得让群众生活在“绿水青山”中。他多方筹资3000万元,利用原废弃湾塘和场院地,建成占地33亩的文化公园、小西湖游园、“三棵松”广场,栽植50多个品种30000多棵树木,打造6处假山景观和社区夜色亮化景观,硬化村庄、园区四周道路32公里,新上一套污水处理设备,昔日的小村庄成了人人向往的“桃花源”。
“面子俊”更要“里子美”
扶智扶志气象新

  徐林收坚持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激发全村群众的奋斗精神。他多方筹资建设乡村振兴主题馆、文化礼堂、老年活动中心,搭建了百姓大舞台,每年举办庆“七一”、国庆节等大型文艺晚会和各种文艺演出。成立了茂腔剧团、广场舞队、老年红歌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正能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如今的松兴屯,家家富裕、户户和谐,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老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高,新时代的文明新风吹遍全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友情链接:潍坊妇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