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菲 在村民眼里,他是个文质彬彬、兢兢业业的“管家”主任;在同事眼里,他是个只顾埋头苦干,不善言辞的“铁憨憨”。昌乐县朱刘街道朱刘店社区主任房耀华,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带着满腔热情走上了扶贫之路。 朱刘店社区有6个行政村34户贫困户,刚到任时,房耀华用两天时间跑了个遍,对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需求等摸了个“底朝天”。 摸清情况后,房耀华开始思考脱贫路子,推进扶贫进度。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了能给当地选择合适的脱贫产业项目,房耀华和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对上积极争取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对下走访入户,收集村民们的意见,了解村民的需求;对外认真学习先进经验、扶贫政策落实措施,迎接各种考核、检查、督查;对内全力协助驻村第一书记大力发展扶贫项目产业。目前,街道3个扶贫产业项目有2个落户在朱刘店社区。 “尹叔,这两天要下雨了,我来看看你家房顶,要是还漏的话,就给我打电话。”雨季来了,房耀华来到大东庄村贫困户老尹家里,查看危房改造后的情况。这几天他最关心的就是贫困户家漏不漏雨、院里排水是否通畅。 为了提升贫困户生活质量,除了督促各级帮扶责任人严格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外,房耀华更加注重细节工作。当了解到贫困户住房因为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时,他多次深入贫困户家中逐户落实房屋情况,对存在顶棚和墙壁发黑、地面不平、门窗年久失修等情况进行归类整理,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筹钱、找人,帮助贫困户重新吊顶、粉刷墙壁,屋里焕然一新,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迫在眉睫的生活困难。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为社区贫困户争取志愿服务、加强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户户通、厕改……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得到很大提升,也为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扶贫工作牵动各种政策、工作进展、问题情况等,而这些工作往往繁杂琐碎,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在持续扶贫的过程中,“5+2”“白加黑”已成为房耀华的工作常态。白天,他进村入户,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宣传扶贫政策,晚上,他加班加点排查疑点数据,对照问题整改规范查漏补缺。节假日更是没怎么休息过,在他的“钉钉”考勤记录上,已经累计了30多天的调休。 作为一名“80后”,房耀华在扶贫工作中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更多的是兢兢业业和来自乡镇领导、贫困群众的认可和赞誉。“别看他岁数小,但是人家有文化、心眼好,工作起来一点都不含糊。”朱刘东村党支部书记刘津乐在说起房耀华时频频竖起大拇指。 “现在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十分重要,只有自己亲自参与才会感到踏实,心里有底。”对于扶贫工作,房耀华总是说得云淡风轻,却包含了他对朱刘店社区沉甸甸的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