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综合
 
标题导航
战鼓催征马蹄疾
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第六届潍坊呼吸论坛举行
图片新闻
激发内生动力 加速科技创新
党建就是生产力
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2020年08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鼓催征马蹄疾
——我市坚持“三个导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通讯员 乔秀玉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这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大考,终于走到了交卷的决胜之年。
  今年以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委“重点工作攻坚年”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三个导向”,不停顿、不大意、不放松,以问题清零和质量提升为主线,全力补短板、强弱项,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坚持问题导向
不断提高脱贫成色

  “真得感谢村里的照顾,把我家的情况及时反映到镇上。现在这新房子这么宽敞,等安上门窗、通上水电就能住啦!”寿光市文家街道桑家村的老桑高兴地说。
  在贫困群众全部实现脱贫的基础上,怎样精益求精实现脱贫质量再提升?寿光市把目光锁定到了解决贫困群众实际生活困难上,不等群众反映,他们就开始主动“找”困难了。
  老桑是村里的贫困户,身体患有疾病,妻子也有残疾,房子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生活状况令人堪忧。在日常走访时,村干部发现了他家的困难,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通过街道和民政部门协调帮助,为他家申请了临时救助金和慈善救助金,还多方筹集资金为其盖了新房。
  今年,寿光市把主动“找”困难群众作为一项硬任务,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拓宽主动发现渠道,通过三条途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因人因户落实有效举措,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里。
  不怕有问题,精准查问题。要想提升脱贫质量,必须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刀刃向内。今年以来,我市各级迅速行动起来,紧盯省、市督导调研发现的突出问题,紧盯贫困群众最关切最在意的挂心事,紧盯制约群众稳定脱贫的中梗阻,全市上下放下包袱找问题,真刀真枪改问题,以问题整改倒逼脱贫质量提升。紧锣密鼓实施了问题清零和质量提升“两项行动”、县级自查评估、市级月督导月通报、县镇全覆盖“集中会诊”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查找脱贫攻坚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全力提升脱贫攻坚成色。
  瞄准真问题,全力改问题。为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全面脱真贫、真脱贫的满意答卷,我市坚持“真、实、准、服”原则,大力推进“日常+集中”督导调研模式,动真碰硬,严督实导,深挖彻查弱项短板,不遮不掩通报问题,4月份以来,市级连续下发问题通报46期,整改问题近万条,不断拾遗补漏,脱贫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坚持目标导向
向“保二争一”发起总攻

  收官在即,“保二争一”的坚定目标如旌旗猎猎,催人奋进出征。全市上下锁定目标,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敢争第一,永争第一。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遍访贫困对象行动,走遍了脱贫任务最重的8个镇街;市委分管负责同志坚持以“四不两直”方式进村入户,访真贫、看实情;其他市级领导同志坚决落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带头联系包靠扶贫工作重点镇街、结对帮扶贫困户,以上率下推进了任务落实。
  全市扶贫系统和行业部门,立足各自职能,精准施策、全力攻坚,向决战决胜、拔得头筹的坚定目标发起最后总攻。上半年,全市累计投入3.79亿元为贫困人口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措施,贫困群众脱贫质量显著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小分队、小暖包、小康道、小菜园、小药箱,昌乐县红河镇创新探索的扶贫“五小工作法”,坚持从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小事着手,在夯实脱贫基础的前提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整改提升,用更精准的“绣花功”,交出高质量的“脱贫账”。
  青州市开展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以决战姿态狠抓工作推进落实,并在实践中总结推广了“高柳镇冯桂芝工作法”“黄楼街道励志扶贫”“云门山扶贫干部大比武”“邵庄镇脱贫攻坚街坊议事”等有效管用的工作办法,让干部和群众通过扶贫工作把心连到了一起。
  安丘市实施“流动红旗”激励机制,每月督导抽查贫困户和产业扶贫项目,对排名前两位的镇街、第一名的市直行业部门授予“流动红旗”,激励各部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争先进、创一流。         
争第一,要有压力、有定力,更要有斗志、有激情。上半年,市级印发《关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扶贫领域作风建设的通知》,聚焦干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真正改进督导调研方式,减轻基层负担,让广大基层干部都能够轻装上阵、凝神聚力投入脱贫攻坚,以严实作风冲刺决胜之战。
  争第一,要促后进,更要争先进,真正做到奖惩分明。5月份,市级出台《扶贫重点镇(街)黄牌警示管理办法》,对扶贫工作推进不力的进行黄牌管理,督促挂牌镇(街)提高思想认识,以坐不住、等不了的紧迫感,真正把扶贫工作抓上去。目前,已对全市28个镇(街)进行了黄牌警示管理,经过全面整改提升,有的落后镇(街)一跃成了扶贫工作“放心镇街”。
  8月份,市级又出台《脱贫攻坚工作示范镇(街、区)激励办法》,在全市评选一批脱贫攻坚成效显著、脱贫质量高、工作作风扎实的示范镇(街),激励带动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攻坚氛围。今年,我市先后有1个集体和7名个人,高密市和5个村分别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称号,为历年获奖奖项最全、获奖人数最多的一次。
坚持结果导向
不漏一人全面迈入小康

  “老病残”、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在我市贫困人口中占了较高的比例。近年来,我市积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要求,采取各种有效举措,确保在走出贫困、走进小康的路上,一个人都不掉队。
  临朐县创新建设了“特困群体云视讯管理服务系统”,在贫困户家中免费安装“云视讯”可视固话,实现光纤入户,同步安装网络有线电视,切实提升失能半失能“老病残”特困群体居家照料水平。目前已为590户特困户安装了可视电话,不仅方便了对特困群体的关怀照料,也加强了对帮扶干部的监督管理,贫困户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今年2月,正当防疫最紧张的时刻,一位特殊的捐款者走进了高密市柏城镇堤东村村委。“国家这么照顾我,这次国家有难我也得出力,多的捐不了少捐点,捐200块钱。”贫困户周秀兰向村委送去了一笔爱心捐款。
  周秀兰和丈夫都是残疾人,家中还有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近年来,政府帮助周秀兰夫妇办理了低保,给孩子申请了助学金,还给夫妻俩在村里落实了保洁工作,解决了收入来源问题。
  200元,对国家来说也许杯水车薪,但这笔来自贫困户的“爱心款”,不仅饱含他们对祖国的深情祝福和对防疫一线党员干部沉甸甸的问候,也是贫困群众走出困境后给予我们的最暖心的回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
  扶贫路上,我们坚持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不遗漏一项帮扶政策。上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联合出击,层层过筛排查,彻底清扫盲区,累计落实残疾人办证1.28万人次,办理低保、五保1.86万人次,办理门诊慢性病及“两病”5.46万人次,老弱病残特困群体的短板有效补齐。
  为进一步解决因病、因灾、因意外等致贫返贫问题,建立脱贫解困的长效机制,3月份,市级出台建立即时帮扶机制的意见,重点关注独居老人、无监护人的精神病人或流浪人员等6类特殊群体,对纳入即时帮扶的人口全部落实好低保、医保、精神病免费救治等兜底保障政策,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目前,全市排查的1863户、3896人即时帮扶人口,已全部落实扶贫政策,并一对一安排帮扶干部,实现了稳定脱贫。
  消除贫困,是历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孜孜追求的梦;步入小康,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心之所牵心之所往的梦。这个梦,在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心愿单里,如今,即将成为现实。
  梦将圆也,吾志愈坚!在临近终点的时刻,定将不遗余力,奋勇出击,披荆斩棘,打一场漂亮的圆梦之战!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