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要闻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关注
 
标题导航
匠心篆印西部符号 黄土镌刻“丝路遗风”
品似梅花刚在骨 心如金石毅为神
照鉴历史
金石自有声
万印一楼藏古今 方寸之间有乾坤—篆刻名家齐聚潍坊共襄金石文化盛会
2020年09月0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潍坊新闻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照鉴历史
——秦汉古玺印、古铜镜精品展开幕



   本报记者 石莹
  历史浩如烟海,玺印文化地位重要而独特,从一朝一国,到一官一人,玺印不仅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是文人雅士手中的文化符号。9月5日,《大汉气象——秦汉古玺印、古铜镜精品展》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开幕,展出珍贵秦汉古玺印80方、古铜镜30枚。
  走进展馆,秦汉古玺印展区展示的有官印、私印与图形印。官印多为方形,印文采用小篆书体,几乎全采用白文,凿刻而成,印纽多为鼻、瓦纽制。相较存世极少的官印,本次展出的私印蔚为大观。有常见的方形、长方形、圆形,还有马蹄形,也有两面印,印纽多为鼻纽,印风古朴、劲健灵活。从内容来看,有姓名、吉语等。“玺印是一种信用物,它本身附带着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古玺有官印和私印之分,从流传至今的大量官印来看,它们无疑是研究历代官制和政府机构最有力的实物证据。”现场一位专程前来参观的历史爱好者表示。
  在本次展出中,汉印是一大亮点。“汉印大量存于墓葬出土与传世的官印、私印与近代出土的封泥之中。其基本都是为实用而制作的,亦有少数供欣赏把玩而佩戴的。西汉官印以铸印为主,除武职官员和颁发给少数民族头领的印章多为凿印,少数地方官也有用凿。”展厅内工作人员介绍,汉印早期的印文多用圆笔,较为粗壮圆浑自然,后来趋于方笔,也出现屈曲盘缠的现象。汉代图像印除继承战国以动物纹样为主外,还有人物、戏兽、神话、几何纹样等,在印面的图文结合、风格及纽制上亦各有变化。
  “真的东西看多了,自然就更容易能识别假的。”正在拍照的市民谭先生是一位古玩收藏家,也是汉印“发烧友”。他说:“古玺印的真伪,可以从文字特点、钮制特征及印面尺寸等多方面综合辨别,初入圈的朋友应多在博物馆接触实物,本次举办的古印玺精品展就很适合爱好者们前来‘长眼力’。”
  在古铜镜展区,一面面形制规范、纹样瑰丽奇谲的铜镜静静辉映着灯光,精美的镜背纹饰、丰富的铭文内容、透空、镶嵌、错金银、彩绘等特殊工艺,使得铜镜展区极具艺术魅力。
  铜镜中照见历史。铜镜作为一种实用生活器,让今人得以管窥古代物质生活的一角,而铜镜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揭示了当时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征,铜镜精品展是一场文化盛宴,浓缩文化、鉴证历史,今人重照,仿佛纵览千年,与古对话。

3 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社简介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新闻登载许可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鲁ICP备10207392号 版权所有 [潍坊报业集团]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潍坊市奎文区文化路500号 邮编:261031 电话:0536-8196033 公告热线:0536-8196667